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下图所示的《金刚经》卷页,是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卷末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口”宇样。经卷图文风格凝重,印刷墨色清晰,雕刻刀法纯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近日喜得珍宝——一部印行于13世纪金、元年间的民间木刻《金刚经》经册。为得到这册孤本,该馆耗资160万元。这部《金刚经》印在古朴的染黄纸上,总长度10.55米,高33.2厘米,框高24.5厘米,共20版,字体沉着端方,每字近2厘米见方。  相似文献   
3.
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杰出贡献。数十年来,我们的中学历史教材主要是通过原藏敦煌莫高窟的《金刚经》和毕升的陶活字,讲述这一发明。近三十年间,陆续发现了一些唐、辽、西夏时期的印刷品,不仅极大地补充了这一历史阶段印刷术的实物资料,也值得引起人们对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自建罗什本《金刚经》一对多汉英平行语料库,从术语构词法视阈对《金刚经》中的高频佛典术语的英译按构词类别展开历时研究。不同时代译者所瞄准的目标语读者群的不同以及一种默认的统一标准的缺失,导致部分佛典术语的英译缺乏定译。将术语构词法作为术语英译的参考校标,遵循罗什的术语翻译策略,有助于佛典术语英译的定型以及促进中华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优秀文化的外宣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这其中,《金刚经》就是中国优秀文化典籍外译的成功案例。它的两部英译本——爱德华·孔兹本和宣化上人本,在美曾引起接受热潮。前者引发了禅在美接受的开端,后者引入的中国禅促进了《金刚经》的在美流布。两部英译本的对勘,是以《金刚经》为代表的中国优秀文化在英语世界、特别是美国的宣传策略和接受路径,为现今"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小镇最能养人,养出人的性情来。也有笃头,吴语方言,一根筋的意思。但也笃得可爱、有才华。譬如说,胥口镇的阿胡子,给一个小厂看门,成天一壶酒一斤猪头肉,古体诗写得无人能及。文革时因政治原因下放到农村,至今未婚,对女人也心思不大,只在酒缸里泡着。典型的没落贵族。熟知他的人说:真名士自风流也——你来试试看哇啊来塞?看那穿街而过的一个男人,奇高,奇瘦,戴眼镜,外八字,走起路来像刻着金刚经的一片竹简。看着就有意思,觉得有隐匿之后的故事。跟凶杀、忤逆、背叛、私奔、火灾、盗案无关,小镇有其他的戏路,主人公或许就是他。还有张师傅,他烧的肠肺汤,是镇上的一绝。他佐料仅用盐和味  相似文献   
7.
二、艺术特点 《泰山金刚经》的艺术特点,可以用“雄、浑、丰、厚”(欧阳中石先生语)四字来概括。具体分析,有以下特征。 (一)笔法婉转通篆意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榜书亦分方笔圆笔,亦导源于钟、卫者也。《经石峪》圆笔也,《白驹谷》方笔也,然以《经石峪》为第一。其笔意略同《郑文公》,草情篆韵,无所不备。”  相似文献   
8.
写法有两种:①上开下合式,如“羲”(义)字,左点如左侧点写法,逆锋入笔,轻按调锋后右下行,至长收笔,顺势写存点,其写法如短撇。②上合下开式,左上点如①之右上点,右上点如①之左上点,总之仿佛与①易位,如“尊”字。  相似文献   
9.
平时一提到经典,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国学经典,如中国的《三字经》《弟子规》《论语》《易经》《道德经》《史记》《孙子兵法》,这些经典其实早已跨越国界成为世界的经典,还有如《吠陀经》《金刚经》《新约全书》《古兰经》等,这些堪称为文化"元典"的万世之作全世界也不超过一百部,如果坚持读,花上一年时间就能读完,但很可能一辈子也难以读透一部,但是经典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却被越来越多的人牵挂,很多人还是被它们的无穷魅力深深地  相似文献   
10.
汉译《金刚经》的被动态是印度-梵语的佛教经典翻译带到汉语的产物,涉及到梵语与汉语之间的语义和形态转换,并包括印度-中亚语言与汉语差异的调和.在玄奘的《金刚经》翻译中,运用了少量的被动态,包括“为+V(动词)”,“所+V(动词)”和“可+V(动词)”等形式.被动态表现出鲜明的印度-梵语的言说方式及力量,丰富了汉语的句式型态.同时佛典的汉译也促使了汉语的非自然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