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手段的发展是日臻完善的,这种完善的过程在形容美女的诗歌中表现得很明显。作为艺术手段的铺陈描写,它从对形象的正面描写发端,经历了侧面烘托,再发展到效果性细节的形容,逐渐趋向于丰富和完善。集中是构成诗歌形象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它同时又是其他文学形式所共有的审美要素之一,因此将其列为诗歌审美规范的独具的重要特征,显然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2.
花朵的绽放是缘于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这是自然意义上的花朵一种必然的存在规律。如果将“花朵”这个散发着特殊芬芳、具有妖娆明艳的视觉意象的词语铺陈延伸开去,花朵的含义就会从我们单纯的自然审美范围里跳出来,成为一种泛美,一种大美,一种精神的写意之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战国策》的说辞所表现出的纵横驰骋,引喻谐调;词藻富丽,准确传神;巧用寓言,形象生动等三个显著方面来浅析该书中所展现的辞令风格。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标和考试大纲对作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言之有物,即如材料真实、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中心明确、细节感人等。  相似文献   
5.
作家写作铺陈渲染,是为了让主旨在所营造的氛围中揭示得更深刻。而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课文《落叶》一课时,对其中小动物的动作教学的处理也作了大段的铺陈,其用意又何在呢?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教育》2000,(2):23-24
经过详细具体的讲解、分析或精彩生动的铺陈、抒情,或严密精确的推理论证之后,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认识,教师往往利用最后几分钟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寥寥数语,便可勾勒出其概貌、总体。  相似文献   
7.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特有的文体形式——文包诗,其中的文为诗歌的意境做了大量的铺陈,使得诗歌的情感丰沛自然,水到渠成;而诗又为文章的铺陈做了终结,使得文章有张有弛,疏密有度.教学中如何将诗文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那烟云迷蒙的千年送别,领悟两位诗人的真挚友情,又能从文包诗的形式中自读自悟,积累并习得语言,是我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颂碑文是碑文中的重要类型。北朝颂碑文从北魏初期开始出现,是汉人碑文与鲜卑刻石记功传统的共同产物。太和以前,颂碑文以散句为主,平实质朴。太和以后,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和夸饰铺陈的手法以及用典、骈偶成为其主要特色。北齐、北周分立之后,又呈现出华丽和质朴生动的区别,而到庾信创作中达到南北文学融合之后的颂碑文高峰。  相似文献   
9.
先看这样一段文字: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小叫天竟还没有来。(鲁迅《社戏》)为了等名角小叫天出场,作者不厌其烦地数说着先后出场的一个个角色,罗列着难挨的一个个时段。焦躁不安而又苦苦等待的无奈情态,以一种独特手法传达出来,真是淋漓尽致,过目难忘。这种手法有其鲜明特点,即作者不惜笔墨,不厌其烦,不避“嗦”,将所有刻意渲染的内容具体表现为一个个相对独立而又互为联系的语言项。如时间,分解为…  相似文献   
10.
我们通常称古诗,则推重汉魏,说近体,则标举唐宋。而对于近体,多指律诗绝句为言。然而排律本是律体的一种,在唐代很受重视,有它自己的特点,尤其是长篇。杜诗兼备众体,排律亦称独绝。本文试以杜诗为例,说明排律的特点和杜甫排律的成就,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