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秦伯益,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早期从事国防工业毒物的毒理及防治研究。长期从事神经精神系统新药评价工作。主持研究成功神经性毒剂85号复方预防片。发现福定碱对真性胆碱酯酶的可逆性抑制作用,福定碱的综合性能优于氨基甲酸酯类药物。主持研制成功中国批准生产的第一个麻醉性镇痛药盐酸二氢埃托啡。20世纪90年代后从事戒毒药物研究,主持研制成功防复吸辅助药国产盐酸纳曲酮。  相似文献   
2.
"万络事件"冲击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迁就”——这是“万络事件”之后,爱荷华州参议员Charles Grassley对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与各制药公司之间关系的评论。尽管FDA并不承认在保持警惕性方面上犯了实质性错误,但是迫于国会的压力和公众的愤怒,FDA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应起的作用,甚至考虑修改药品批准的程序。  相似文献   
3.
阿司匹林问世至今已逾百年,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它同青霉素、安定共同被誉为世界3大经典药物,堪称药物史上的奇迹。阿司匹林曾经主要是解热镇痛药,而随着它在心血管领域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发展空间更广阔。当然,它也并非十全十美,要想安全有效地服用阿司匹林,有不少学问患者不可不知。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3岁,汉族,已婚,农民,河北赤城县人。主因发热、乏力、关节疼痛2个月,阴囊肿痛、双下肢疼痛10d于2005年8月3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8.5℃,伴明显乏力、多汗,以夜间为著,双侧膝关节、踝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关节无红肿及活动障碍,无晨僵及皮疹。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按“风湿热”给予“青霉素”静点及解热镇痛药物口服,效果不佳,仍间断发热,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教学》2012,(6):80-81
据2011年11月24日《科技日报》报道该报伦敦11月23日电,英国伦敦国王大学22日发布新闻公报介绍,该校与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扑热息痛的镇痛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2011年11月22日的《自然通讯》在线版上。据介绍,研究人员对服用扑热息痛的小鼠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在缺少了TRPA1蛋白的情况下,扑热息痛是  相似文献   
6.
《药理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药名多,机理多,药理作用多,临床用处多,不良反应多,学生难学,教师难讲。根据学情和教情,采用案例教学法、图片直观法、问题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打破传统的讲授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长期服用下列药物,当心会造成药源性眼病。 解热镇痛药 如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除较容易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痛等常见症状外,还可导致视网膜出血和视力减退;少数人还会在使用消炎药物后,出现眼部不适和视网膜病变及玻璃体出血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科学历程     
文西 《百科知识》2014,(5):60-60
正1899年3月6日——阿司匹林获准上市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早在1853年弗雷德里克·热拉尔就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主要成分),但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897年,德国化学家菲利克斯·霍夫曼对乙酰水杨酸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阿司匹林正式用于临床。迄今为止,阿司匹林已被应用百余年,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预测,源自海洋生物的药品将在制药业掀起新的浪潮,一种成分为人工合成的蜗牛毒素的镇痛药新近通过认证,并成为第一批海洋药品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不经分离同时测定安痛定注射液中三组份含量的方法。方法:运用误差反向传播(BP)的人工神经网络法(ANN)并将人工神经网络法与标准法测得实际样品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法测得模拟样品中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巴比妥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100.6%、100.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1.8%、1.7%,经t检验表明,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人工神经网络法可快速、准确地测定复方药物制剂多组份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