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华社华盛顿8月14日电(记者林小春)一些无糖可乐等饮料为保持甜味使用了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但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存在争议。对此,美国可口可乐公司14日主动出击,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为阿斯巴甜安全性辩护的广告。这则广告当天出现在畅销报纸《今日美国报》上。广告正中是两名女性相视而笑的大幅图片,其中一名女性手握一瓶打开的无糖可乐。图片文字说明中写道:“过去40多年里,阿斯巴甜的安全性获得超过200项支持。”《今日美国报》在一篇报道中说,这一广告还将于15日刊登在《亚特兰大宪法日报》上,下周刊登在《芝加哥论坛报》上。报道援引可口可乐一名负责人的话说,  相似文献   
2.
正你可能听说过一类食品添加剂,叫"甜味剂",比如最常见的糖精、阿斯巴甜。但你可能不知道它们的来历,其实是一些不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的粗枝大叶的理科男无意中发现或发明了它们:1879年一个俄国化学家在实验室倒腾完瓶瓶罐罐,没洗手就回家吃饭,结果发现吃啥都是甜的,"糖精"被发现;  相似文献   
3.
在讲究饮食健康的今天,无糖食品出现得越来越多——无糖不等于不甜,因为还有很多物质同样会产生甜味,翻看食品的外包装,你就能看到它们的名字:木糖醇、阿斯巴甜、安赛蜜……它们虽甜,却又与糖甜得不一样。  相似文献   
4.
罗丹  无右 《科学与生活》2009,(8):112-113
<正>几乎所有的零食和甜味饮料中都有甜蜜素或阿斯巴甜。摄入这些被官方标准所认可的人造甜味是否会危害健康?有害量是多少?用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来取代天然蔗糖增加食物的甜度和口感,是食品行业一条默认的规则。但是,一个如影相随的问题是——甜味剂安全吗?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信息》2003,(24):40-41
日本与欧美国家不同,没有太强烈抑制卡路里(热量值)和无砂糖化的市场需求。因此数年前市场对甜味剂消费增长不大。自从1993年开始市场出现了无砂糖食品发展的新动向,这才使得高倍率甜味剂的利用稍见起色。最近的三四年间“调味水”(日本称作“尼阿水”)兴起,使无热量并经过调整甜味,味道清爽利口食品的市场需求得到增大,高倍甜度甜味剂在市场上也终于获得了一定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一项关于可口可乐的指责是关于旗下的一款碳酸饮料“零度”的。消费者认为“零度”概念有误导作用,尤其在炎热的夏天。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这款无糖可乐里添加了阿斯巴甜。这种比蔗糖甜18倍的代糖添加物,早就被认为有可能会引发头疼、脑瘤和淋巴瘤。  相似文献   
7.
<正>在化学史上,有许多产物是无意中发现的,现在就让我们来看3种人造甜味剂:糖精、Sucaryl及NutraSwee(t阿斯巴甜)的发明经过。这3种人造甜味剂都是在美国发明的。糖精的发明专利由法堡于1885  相似文献   
8.
建立同步测定葡萄酒中的甜味剂阿斯巴甜、阿力甜和纽甜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固相萃取法净化样品提取液,以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色谱柱为Poroshell EC-C18(2.7μm, 4.6mm×100mm)。结果显示,化合物在0.02 mg/L~3.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5。定量限均为0.1mg/kg。添加回收试验中,阿斯巴甜回收率为85.2%~93.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阿力甜回收率为82.7%~91.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纽甜回收率为90.3%~96.4%,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4%。该方法快速、高效,准确,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每天,我们都从食物中汲取养分来供应身体所需,所以也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虽然随着健康意识的日渐提高,人们尽量规避食用含有添加剂的  相似文献   
10.
健康新知     
《中国新闻周刊》2006,(18):81-81
阿斯巴甜不增加患癌风险,心脏病的母系传宗,新知,考古,生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