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著名诗人艾青作词、陆在易先生作曲的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在当今社会仍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和广泛地社会影响力。可以说《我爱这土地》是中国艺术歌曲里的灿烂瑰宝。本篇文章选择它作为研究对象,遵循了这样的思路—先分析再演唱。从分析作品的几个显著的艺术风格特征着手并展开论述;后又从吐字和节奏两个方面探究了曲子演唱特点。  相似文献   
2.
陆在易先生在几十年的潜心创作中打造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合唱作品,为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类型丰富,形式各具特色。阶段性的创作内容与其个人阅历和情感有着深入的关联,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美学色彩。陆在易的合唱作品呈现出新时代中国音乐艺术的至善至美。  相似文献   
3.
艺术歌曲《望乡词》,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首优秀声乐作品。本文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入手,详细介绍了歌曲的来龙去脉和词曲作者的基本情况。进而深入到作品本身,对歌曲的音乐要素、艺术风格和情感意蕴做出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诠释,并对其艺术价值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纵观陆在易创作的多部大型合唱作品,其以合唱与器乐的独特配置,力求现代音乐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相契合的变幻创作技法,不断探索创新出体裁新颖、蕴含现代音乐技法且独具民族风格的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彰显出陆在易对民族合唱艺术规律的探索与追求。  相似文献   
5.
陆在易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被人们称为“有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他的歌曲歌词平实、旋律优美、情感丰富细腻、意境高尚,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本文试图从题材选择、旋律特点、伴奏特点等方面对陆在易的歌曲创作进行解读,以求更加深刻而全面地理解陆在易的音乐创作.  相似文献   
6.
钢琴在艺术歌曲中作为伴奏乐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如何处理伴奏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也是充分演绎作品精髓的关键之所在。本文对艺术歌曲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掌握陆在易音乐创作特征的基础上,以艺术歌曲为切入点,通过对作品《我爱这土地》的声乐、歌词等方面的分析,将钢琴部分与之充分结合,体现出钢琴伴奏在艺术效果表达方面的重要性,达到解决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处理问题的学术目的。  相似文献   
7.
钢琴伴奏声部是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是与演唱声部等同的,这是艺术歌曲在创作上的重要特点。陆在易所作艺术歌曲《桥》的钢琴伴奏部分在和弦写作多样化与音型、节奏的合理布局等方面都体现了伴奏在歌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艺术歌曲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正式产生,并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音乐文化活动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陆在易是我国当代在艺术歌曲的创作方面卓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其相关作品代表着我国改革开放后声乐创作的发展路向和基本风格。本文旨在针对《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中收录的七首艺术歌曲之一《桥》这首作品,通过对其曲式结构、和声功能、钢琴伴奏部分的初步分析,来观察陆在易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浅析陆在易合唱作品中的情感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在易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尤其是他在合唱和艺术歌曲的创作领域备受人们关注.其作品中的情感美是其众多创作艺术特色之一,亦是最能感动人心的艺术表现手段.对陆在易合唱作品中情感美的浅析和诠释,来体现人们对"真、善、美"追求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0.
胡婷 《时代教育》2009,(11):65-65
本文通过对歌曲《望乡词》的文学形式,词曲,伴奏的交融性,以及声乐演唱的严肃性等方面的分析,概述了艺术歌曲这一歌曲体裁的艺术特点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征,和他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与进步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