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抗战期间的上海,诞生了一份综合性半月刊《少年读物》。它在以文艺科普的形式为“孤岛”少年普及知识的同时,坚持抗战立场,具有自由派爱国知识分子同人刊物的独特面貌,体现了“孤岛”期刊救亡、启蒙、消闲三重价值追求,是少儿出版史中不应被遗忘的一份优秀期刊。  相似文献   
2.
陆蠡的《囚绿记》创作于抗战爆发的大背景下,因此不可避免地烙上时代的印记。其实,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内蕴丰富、常读常新的。在今天的文化背景之下,我们可以换一个视角再读这篇优美的散文,赋予作品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陆蠡的散文创作以他的三个作品集为标志,可以明显分为三个时期。在海里》集里,作者以一颗稚朴的童心,去追求爱与美的理性生活。同时,诗人的气质,又使他常常沉浸于孤独的幻想中,作品夹杂着淡淡的忧伤。而到了《竹刀》时期,抗战即将全面爆发,作为一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陆蠡努力在时代大我和个人小我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作者的精神在情感的追求和严酷冷峻的现实实际遇之间游走,开始以清新优美的笔触,寄托现实人生的冷酷,名篇《竹刀》就是在这种矛盾纠葛中产生的。在《囚纪记》集中,作者已完全摆脱了青春的纪想,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发出愤怒的喷喊,这时期的散文创作也由青春式的幻想、知识分子的精神高蹈而变为成年的忧郁、周帐和深刻的时代感伤。  相似文献   
4.
文章立足文学史的角度,对20世纪30年代一批新进散文作家群进行总体考察,以陆蠡为主体,从创作流派、艺术追求、渊源流变等方面分析陆蠡等人的散文在20世纪30年代散文乃至整个现代散文史上所处的地位,为其散文创作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坐标。  相似文献   
5.
李东美 《阅读与鉴赏》2008,(11):41-41,16
记得有一位诗人曾这样概括过散文表现生活的艺术特点:“一粒沙一个世界,一朵花一个天堂。”陆蠡的散文《囚绿记》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特点。读《囚绿记》能使我们享受到绿色天堂里的欢快和喜悦,一种生命、希望之树常绿的审美感,一种不怕挫折、执著、向上的激情。这是绿的呼唤。  相似文献   
6.
陆蠡的内向在朋友圈子里是出了名的。他是一个人群中的隐匿者,拙于交流,甚至抗拒交流,时刻沉溺于自身的幻境之中,有着丰富的孤独体验。一个终生孤独的人,注定是一个习惯于自我反省的人,但自我反省倘若无法使其从孤独中振拔而出融入人群,就会陷入更深的孤独,如此往复,每一次自我反省,都意味着一次无例外的更深的陷落,那种心灵创伤是难以言说的。然而,这心灵的痛楚却也是孤独者最为极致而难得的快乐,他需要不断失败的自我反省,  相似文献   
7.
茅盾,陆蠡都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散文作品,比较他们的作品,在表现两人各自的心灵历程,热爱祖国,追求自由的精神,反映劳动人民苦难,运用象征手法等方面,有相同或相似处,在散文的题材,表现技巧,方法和语言风格方面又有许多不同点。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并且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又以文章的思想感情来推敲文字的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结构布局、抒情线索、象征手法、色彩调配和意境创造五方面较细致深入地分析论述陆蠡散文代表作《囚绿记》的艺术构思,从微观方面探讨陆蠡散文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陆蠡在《囚绿记》里表达了他对“绿”的极度喜爱之情,简直爱到了“极点”,爱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而筱敏的《捕蝶者》中的捕蝶者看上去对“蝶”也是爱到了一种令人无法企及的、达到高度专业精神的境界。陆蠡对“绿”与捕蝶者对“蝶”似乎是“最爱”了,这两者的“爱”有类似之处,都反映了作家对“生命”的深度思考认识,本文就其主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