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惯常的家长会都是家长独自参加,孩子不在现场。家长会的内容,无非是对孩子进行“批斗”:教师细数学生在校的不良表现,家长则厉陈孩子在家的种种恶习,教师、家长互相“投诉”,专找孩子的缺点。而躲在家里的孩子呢。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生怕父母回家后找自己算帐。家长与孩子在这种对立的关系下。怎能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相似文献   
2.
李金莲 《寻根》2010,(6):80-86
<正>中国封建时代,贫困之家迫于生计,常将新生婴儿弃之于野,或溺之于江。为革除这种陋俗,仁人善士广泛倡议设立专门的收养机构——举子仓、慈幼局、婴儿局、育婴堂等,并雇请乳妇拯救幼婴。民  相似文献   
3.
所谓后进生,是相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而言的,包括品、学、品和学三个方面的后进生。也可以从产生原因和表现特点来区分为5种类型,即:弱智呆滞型、残疾消沉型、忧郁孤独型、散漫顽劣型、恶习霸道型。在小学,后进生存在于每个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一般占学生人数的10%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发展走势为:转化成功了,他们每个人至少能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公民,甚至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转化失败,他们可  相似文献   
4.
调查显示,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做事拖拉者,他们的主要表现是:当天该做的事情总要拖到明天、后天甚至下个星期,虽然心里着急,可行为上总是拖拖拉拉,进度很慢,不到最后时刻就积极不起来,直到实在拖不下去了才临时抱佛脚——就像是开学前一天才拼命补假期作业的小学生——他们不按时支付账单,错过购买音乐会门票的机会,不到情人节前一天不会给爱人准备礼物,老师催促时才心急火燎地开始做作业……  相似文献   
5.
清代王原祁<雨窗漫笔>中有一则画论:广陵、白下,其恶习与浙派无异.此画论为众多美术史论家们所引用,时其中所谓的广陵恶习,很多人认为指向石涛,至少包括石涛.而通过考证,广陵恶习应另有所指,即指李寅、袁江、王云一派的绘画,从而证明广陵恶习与石涛无关.  相似文献   
6.
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书,但我看书有一种很不良的恶习。平时因为不敢耽误上学不舍得耽误玩,所以没时间也没心思看书。只有到了节假日,有了整块时间了,又没有了能够玩到一起的玩伴(我的两个铁哥们一到节假日就要去他们在郊外的亲戚家),我才会想起要找一些书来看,而且一看就是一大堆,  相似文献   
7.
杜芳 《山东教育》2004,(35):15-16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叫巴杜奇的有钱人,妻子过早去世,留下一个两岁的儿子,他很悲伤,就抛弃红尘,把所有的钱都捐献给慈善团体,带着儿子上山修行。没有粮食,他就下山乞求别人的施舍,长期斋戒,祈祷度日。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不让孩子知道世俗的一切事情,怕沾染恶习,会扰乱侍奉天主的心,成天只谈天主的荣耀,背诵祈祷文。除了父亲,孩子从来没有见过别人。当孩子年满18岁,  相似文献   
8.
曾亚玲 《考试周刊》2012,(90):23-23
民国时期东北庙会风俗内容丰富,涉及宗教、社会生活、民间信仰等方面。东北庙会有祭祀、求子、求健康、祈福消灾等典型的民俗风情,还有跳墙、烧替身、乞讨、残身等陋习。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年 ,先进的中国人于民族危亡的阵痛中再次醒悟 ,他们批判旧制 ,背逆传统 ,又一次向旧习俗挑战 ,主张兴女学、戒缠足、变婚姻、反迷信、禁吸毒、讲求体育卫生。2 0世纪初年社会习俗的演变还只局限于某些方面 ,变化的程度也是极其有限的。其中除了政治经济的因素外 ,封建传统观念以及人们变态审美心理、恐惧心理、逆反心理也阻碍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快速普及,网民人数迅速增加,网络体育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传播内容日益丰富,一些传播恶习开始在网络中蔓延,主要表现为:虚假传播、暴力传播、媚俗传播等现象。这些负面信息进入受众视野,侵蚀着受众的身心健康,阻碍了体育的健康发展,破坏了良性的传播环境。研究认为通过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传播行业自律、提高传播者道德素养、建立社会监督体系、提高受众媒介素养等方法可以有效遏制传播恶习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