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对小说《伤逝》进行分析。从叙事语法看,文本采用倒叙的手法,叙述了子君与涓生的性爱故事;运用第一人称的限知视角,表现了涓生失去子君后的懊悔心理。  相似文献   
2.
金圣叹是中国小说评点史上一位标志性人物,在他的小说评点中存在着许多叙事学方面的观点。尤其是在叙事视角方面,金圣叹的理论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理论高度,他深刻地辨识了全知视角与限制视角的区别,同时还肯定了人物视角巧妙运用的特殊功用。结合西方叙事学理论,从叙述者全知视角与人物限知视角的区别、人物视角的功能对金圣叹小说评点中的叙事视角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3.
朱冬 《文教资料》2006,(3):35-36
<左传>是中国早期叙事文学的典范,对我国后世史传文学和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客观叙述和限知视角两个方面对其叙事角度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叙事学一般是研究文学(主要是小说)的叙事话语,对新闻话语进行叙事学分析还远远滞后于文学。本文着重从叙事学角度探讨新闻话语选择叙事视角的艺术,结合新闻报道实例分析了新闻话语中常见的全知视角、固定式限知视角、转换式限知视角和纯客观视角等四种类型的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叙事学的发展过程中,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多重视角的变化,对于表达小说的深层含义有着重要的作用。杨红樱的儿童小说通过呈现一种平行性叙事结构,降低了儿童阅读的难度,克服了儿童因为注意力不集中不能长久坚持的弊端。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可以全面透彻地了解人物及情节,便于儿童读懂;第一人称限知视角符合儿童爱幻想的特点,拓展了想象的牵间..  相似文献   
6.
从唐宋婚恋传奇到后世的戏曲改编,叙事视角发生着巨变。唐宋传奇将史传的全知叙事继承了下来,并出于对曲折情节的追求使用限知视角叙事。戏曲通过扮演和代言,将叙述者的主要功能转嫁到人物身上,以人物的限知视角展开叙事,而“反限知”叙事的运用和人物相互之间的视角叠加又对限知视角进行消解,从而使观众处于全知视角上。叙事视角转变的原因是接受者对两者审美需求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东西《回响》中的叙事美学展现出极具特色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东西将叙事语言、叙事视角作为独立的审美因素,通过限知视角、反限知视角之间的不断转换、纠缠,呈现出流动视角的艺术效果。他采用陌生化的语言与日常语言杂糅的寓言性语言,将叙事对准时代、人性、记忆,围绕揭开小说人物冉咚咚生活和内心的秘密,呈现出当代现实与人性的复杂与悖论,凸显出时代映射下人的精神裂变与情感危机。这部作品的叙事之力,体现了东西向新叙事类型创新的努力,同时也通过叙事传达出东西对人性的细微体察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祝福》课后"活动体验"关于鉴赏想象的设计破坏了文本的整一性,导致文本意义的丢失,甚至使文本的存在也成了问题。根据叙事学理论,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读者的阅读想象只能是在文本叙事的留白处生成。规范化的问题设计,是语文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典型人物报道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时期,至今已经走过近70年头.数十年来,典型人物报道逐渐形成一套叙事程式:典型=无私奉献+亏待父母妻儿+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最后累倒、累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这样的叙事框架内,媒体推出的先进人物形象十分相似.随着社会环境、媒介环境、受众意识的改变以及大众文化的崛起,使得典型人物报道上述叙事方式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发展危机.怎么突破典型人物报道此般老套叙事范式,就成了摆在新闻界面前的一道应解与必解之题.  相似文献   
10.
一部小说叙述视角的载体基本可以分成两大类: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全知视角模式是迄今为止,人类文学史上使用得最多、发展得最成熟的一种叙事方式,在鸿篇巨制中,全知视角能够支撑起宏大的叙事结构.小说限知视角的选择本身就渗透了某种感情评价,体现了对世界感知的深遂.总体的全知视角并不排除局部的限知视角.二者结合使作品色调丰富,同时调节叙事节奏,使得小说结构显得轻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