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托尔斯泰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详细描写了女主人公安娜的三次梦境。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潜意识欲望的满足,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安娜的三次梦境,可以揭示出这三次梦分别是安娜身体欲望、心理情感欲望以及死亡欲望的满足。同时安娜的三次梦境在小说中也有引导情节发展、预示安娜悲剧命运进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格非在沉寂十年之后推出的新作《人面桃花》,被评论界誉为“当代作家逼近经典的有效标志”。正如书名所具有的那股浓浓的诗意一样,这是一部如诗的作品。它具有诗的跳跃、诗的清幽、诗的神秘、诗的哀愁。它以诗的笔致重新唤起了我们对人性以及人类梦想的思考,召唤我们去追寻、重拾那些曾经拥有却正在逝去的梦想。  相似文献   
3.
西方最古老的“文化”概念是一个自然哲学范畴。从词源上讲,英文的culture、法文的culture、德文的Kultur均源于拉丁文的cultura,而拉丁文cultura是指与自然存在的东西相统一的事物、以及通过人为的活动去整治自然。colcre(colo)的原意包含:保护、耕种、培育、崇拜、祭祀——其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涉和对自然的崇拜,即指人类“保护”和“加工”自然生长物。英语中的culture原意包含:注意、耕作、景仰、敬神——其原始意义在于人对自然生长实施管理,即对土地的保护、耕耘及景仰,后来逐步引伸和扩大为对人的培养、教养,或表示人类应有的修养。而“修养”(culti—vation)则内涵“均衡发展”之义。因此,具有“保护”与“耕作”(开发)“二重性”的“文化”,作为对自然所作的人类性补充,内隐着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意向;“均衡发展”则内隐着“科学发展”的意味。  相似文献   
4.
大量的名物描写是《诗经》的一大特色。这些名物多样的外部风貌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客观上形成了《诗经》丰富多样的审美特征,含蓄美便是其中一种。从名物的视角看,《诗经》含蓄美可分为两类:隐意型和隐情型。前者属于那个时代普遍使用的语言技巧,后者则属于艺术领域的审美特征。《诗经》两类含蓄美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学史上具有元典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十一·重回雪域城1崔隐把钥匙塞进1502室大门的锁孔,逆时针扭动,咔哒,门开了。他迟疑了一下,深呼一口气,轻轻地拉开门。脚边的斑点狗"嗷呜"地一声低吼,迫不及待地蹿了进去。天色渐晚,屋子里有些暗,他摸到灯的开关按下,灯亮了,熟悉的客厅,比想象中还糟糕。孔渔然偷懒了,他只离开一天,家里就乱成这样了?混乱的客厅角落里堆着两个旅行包和一堆东西。等等!旅行包?来了新的房客吗?张老头儿的动作没这么迅速吧?还是孔渔然准备搬走?崔隐没作声,直接走向孔渔然的卧室,门开着。孔渔然蜷在床上,这丫头又在补觉。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和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中国和美国最为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这两位20世纪著名的女性作家,虽然出生在不同的国度,但是她们通过艺术作品探寻人之生存状态和人之生存意义的信念,尤其是中西方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意义却是如出一辙。由于所处时代相当,在她们的作品中,除却孤独的主题,还有其他的方面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两位杰出的女性,在孤独中浅吟低唱,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美丽的财富。对比张爱玲作品《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和卡森·麦卡勒斯作品《金色眼睛的映像》中的艾莉森,觉得无论是曹七巧对他人的摧残还是艾莉森无法忍受生命之重对于自己的自残,都是女性在男权社会里被压抑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会话内隐意义理论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者对词汇的内隐意义、会话意义隐含的交际意图和程式化表达方式内隐意义理解的差异,交际者会在交际中出现误解。对会话内隐意义理解差异引发的跨文化交际误解的研究对深入认识跨文化交际误解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纳博科夫说过:“细节就是一切。”细节描写是指对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细节分为静态细节俏像、服饰、景物、场景)和动态细节(语言、行为、心理)。无论是哪种描写都不是随意出现在文本中的,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出现,能更好地表现文本,传达其内在的深层意蕴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外在政治的压抑,张贤亮内在心理人格发生分裂,由此导致了他小说文本意蕴的双重性和价值认同的隐蔽性.在文本显意上,他认同政治的压抑,而在深层隐意中却是超越政治;在文本显意中,他笔下的男女主人公是夫妻或情人关系,而深层隐意中却是恋母情结和向大地母亲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对非文学文本翻译的探讨——以“小康社会”译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是指引我们建设更高要求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小康社会"是报告的中心词,也是当今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主题词.以纽马克的非文学翻译理论来分析解读"小康社会"的译语、原文本的隐意、英译文本的差异和译者此中的策略,对加深"小康社会"的理解及翻译实践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