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高原的雪绮丽无比。它比南方的雪要显得高贵、雍容、壮阔、恢宏大度;南方的雪使人感到冬天确实来临了,北方的雪却令人想到美丽的春天。雪,才是黄土高原上真正的迎春花。田野空阔,雪好似扫尽了地面上的一切多余的东西。丘垄、渠坝、沟沿、高耸的树枝……所有带棱角的地方,都变得异常光洁而圆润,并且长着如天鹅绒般的茸毛,  相似文献   
2.
唐代的南阳有个穷秀才叫张打油,喜欢写诗作,特别喜欢把民间的一些俗谚俚语、诙谐之句写入诗中。有一年冬天,张打油起早到井上打水,见雪花纷纷下个不停,天地一片洁白。他触景生情,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首《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大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相似文献   
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相似文献   
4.
梓荃 《收藏界》2010,(1):80-86
今年冬天的雪来得格外早,银妆素裹的大地因此让人多了几分遐想。雪是大自然的精灵,如果冬天没有雪,你怎会感觉到村庄银妆玉砌,天地一片苍茫,生命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5.
人造雪景     
杨俊 《科学大众》2014,(12):14-14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冬天吗?喜欢冬天雪后银装素裹的美丽景色吗?相信大家都很喜欢吧。其实,借助简单的材料,我们自己也可以制造一场美丽“雪景”!不相信?那就赶快试一试吧!  相似文献   
6.
人类在长期的自然生活中,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气候的不同变化,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在反映名胜、名山的邮票中,不乏有以四季形式来展现的,而冬季中的雪,使其景更壮美,更增添了无限风光。  相似文献   
7.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文学家张岱的一篇回忆性小品文,篇幅短小,意蕴丰厚,构思巧妙,层次分明,用空灵之笔点染了一幅水墨山水画,文字背后更彰显出张岱的精神世界。以人、景、情为切入点,逐步理解文本的丰厚意蕴,将《湖心亭看雪》分成起承转合的叙事结构、天人合一的审美之境和茕茕孑立的孤独之境三个选点教学,将文本的突破口聚焦于最佳的点上。以点入文的方式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以期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8.
看雪     
年初在北京,正好遇上一场大雪。雪是无声地降落的。那天傍晚天色灰暗,也没有大风呼啸,以为只是个平平常常的阴天。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窗外亮得异常,原来外面的世界已经严严实实地被耀眼的白雪覆盖了。离我的窗户最近的一根电线上居然也积了雪,厚度居然超出电线本身四五倍,所以看起来那根电线就像是一条长长的雪带。这是怎样的一夜大雪?那些飘飘洒洒的轻盈的雪花在夜空中飞舞时,当是何等的壮观!假如集合这地面上的所有积雪,大概能堆成一座巍峨的雪山  相似文献   
9.
肖德梅 《语文天地》2013,(17):17-18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人们能够更清楚地认识事物,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把握事物的本质。在现代文教学中多比较、多归纳,是指导学生最有效的阅读方法之一,它不但能使学生对  相似文献   
10.
王维喜欢冬天,我也喜欢冬天;他把喜欢画进画里,我把喜欢过进日子。王维喜欢冬天很有出处,一是画境,二是诗意,三是禅宗;还有一层脱不了的干系,是对生的避重就轻,拈轻怕重是人的本能,我也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