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24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术中改良巩膜瓣、睫状突定量小梁切除、不同缝合方式在术中术后的优缺点及远期疗效。方法120例(156眼)原发性青光眼随机分为4组:A组(传统术式组)30例(42眼);B组(可拆褥式缝线组)30例(40眼);C组(L形巩膜瓣小梁切除组)30例(34眼);D组(小切口睫状突定量小梁切除术组)3 0例(40眼),B.C.D组为改良术式组。比较4组术后浅前房、眼压和滤过泡情况。结果:浅前房发生率:A组26.119%(11/42),B组7.50%(3/40),C组2.94%(1/34),D组2.50%(1/40),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比较差异有板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诊眼压:A组(14.65±4.30)mmHg,B组(1 3.87±3.60)m mHg,C组(15.58±3.20)mmHg,D组(14.50±3.15)mmHg,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功能性滤过泡A组76.19%(32/42),B组92.50%(37/40),C组97.05%(33/34),D组95.00%(38/40),传统小梁切除组与改良小梁切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巩膜瓣可拆褥式缝合、L形巩膜瓣小梁切除、小切口睫状突定量小梁切除可大大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并能理想地控制眼压,提高术后视功能。  相似文献   
2.
《八小时以外》2011,(9):12-12
从《蓝色生死恋》到《大长今》.韩剧在亚洲的风靡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不但少男少女趋之若鹜.各个年龄层的女士也都热衷于此。但凡事一定要注意限度,过于痴迷很可能给自己的健康带来危害。前不久,台湾一名中年女子便因为过于痴迷韩剧.昼夜坚守在电脑旁,导致突发恶性青光眼.险些失明。  相似文献   
3.
眼睛的保健     
眼睛保健操眼睛与其他器官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因其他疾病也会逐渐退化或衰弱。如何养目来增进健康呢?根据我国传统的养目方法,结合现代医学有关护眼知识,可归纳出八种养目方法。  相似文献   
4.
热能养目法     
《健身科学》2008,(3):21-21
读者董枫问是否有治疗白内障的经络锻炼法,在此介绍一种方法,有眼疾者不妨一试。热能养目法能治疗白内障、青光眼、近视等眼病。基本法1.姿势:头部与躯干正直,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尖分开微成八字形,身体重心平衡落于两脚掌与脚跟之间,两膝微曲,两髋微内扣,下颌稍内含,微含胸,双目微合,唇轻合,  相似文献   
5.
孙国根  王春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I0008-I0009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孙兴怀教授领衔的青光眼遗传学研究小组与四川省人民医院、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等单位合作,经近3年的研究,日前首次发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与体内ABCA1基因变异存在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6.
杨莹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143-143
1、病例报告患者、女、55岁、2002—07—10,因剧烈头痛、右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到本村卫生室就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丁胺卡那、胃复安等药物治疗;2002—07—11到某市一家三级医院内科就诊,诊断为“偏头痛”,给予布络芬、尼莫地平门诊治疗。2002—07—17、2002—07—21、2002—10—09三次复诊,仍按“偏头痛”治疗。2002—07—17眼科会诊未见异常;2002—12—14又因上述症状突发到该院急诊科就诊,按“偏头痛”给予甘露醇、脑灵素治疗。T7眼痛、头痛难忍,速邀眼科会诊,经询问和检查发现,患者1993年(44岁)起,…  相似文献   
7.
我今年58岁,12年前左眼发现白内障,当年做了手术,视力恢复。前不久出现头痛,检查发现双眼眼压高,医生诊断为青光眼。现在双眼视力一个0.9,一个0.1,眼前总觉得有雾。请问青光眼和当年的白内障有关系吗?该怎么治疗?  相似文献   
8.
健康新知     
《中国新闻周刊》2010,(7):87-87
一项来自香港的研究表明,绿茶有助于防止诸如青光眼之类的眼病的发生,因为研究人员在试验大鼠摄入绿茶后,在其眼睛的各种组织结构中均发现了一种名为儿茶酚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内层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创新点:POAG的潜在原因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丢失。虽然在传统上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视网膜后极部约30°的结构和功能来评估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但是50%的RGC存在于黄斑区4.5 mm范围内。本研究关注黄斑区约10°范围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助于更早地监测到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方法:本研究纳入了78例POAG患者及58例健康对照者,其中POAG分为早期青光眼(EG)和中晚期青光眼(AG)。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了以下检测: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icVEP)、标准自动视野计(SAP)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icVEP检测时给予8%、14%、22%及32%对比度刺激,采集相应的信躁比(SNR)。黄斑区视野敏感度(mMS)通过计算黄斑中心12点的敏感度平均值获得。OCT扫描包括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的平均厚度(GCL+IPLT)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pRNFLT)。我们比较了各组间SNR、mMS、GCL+IPLT及pRNFLT值,并分析了结构性指标和功能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论:POAG组患者的SNR、mMS、GCL+IPLT及pRNFLT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所有P值<0.001)。在早期青光眼中,SNR及mMS均与视网膜内层厚度呈中度相关;而在中晚期青光眼中,mMS与视网膜内层厚度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