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详细处理了数个事例,对关于费曼盘佯谬的一个普遍解释提出了相反的例证,定量给出了所涉及的粒子与场联合系统中诸力学量的正确守恒方式,并指出了静场力学量的物理真实性。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一特定的带电粒子、电磁场组合系统、以严格的解析结果证明了该系统由静场量及相应机械量构成的总力学量(总动量、总角动量)的转换守恒。  相似文献   
3.
语文的精髓就是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心灵的触动,思维的震撼。而要让学生对这种文化进行内化以引起情感的共鸣,就必须要给学生一个咀嚼消化、体会回味的余地,给学生一个"静"的空间。这可以使课堂散发一种"大音无声"的静美,达到"不教而教"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4.
小说情节有张有弛才能给读者心理上带来美感。小说家为了使小说情节张弛有序,经常采用插科打诨法、空位静场法、旁逸斜出法等。中学生掌握了小说的情节张弛变化的方法,对于阅读小说和尝试写作小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姜向东 《韶关大学学报》1992,13(1):0035-0039
戏剧中的静场,是戏剧动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剧作家都注重“静”的形态的布置。《雷雨》中静场的出钯表现在:(一)具有审美功能。戏剧的审美特征在于它的同步性,因而,剧作家便在冲突与冲突之间,巧妙地安排静场,使观众既有时间来进行审美活动,又使戏不失美感。(二)蕴含着强烈的动势。静场不“静”,是寓动于静,是以一种蕴味深刻的含蓄,表现着剧中人微妙而陷晦的情感搏斗,传达着剧作家的思想和哲学。(三)是无声的独白。静场是人物的心灵解说者,是无声的倾诉,是“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  相似文献   
6.
电视静场是个新概念、新课题,迄今理论界很少涉及,本文选取一个断面,深入总结电视媒体的新闻实践经验,第一次系统、科学地阐述了静场的含义、本质、理论依据、作用、分类和使用要点,提出静场作为声画关系的一个特例,要用得其所、用得适当。  相似文献   
7.
"静文化",是一种能使在这个组织环境中的人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思考的组织氛围。语文课也需要一种"静文化",慢下来,沉下来,静下来,营造静场,还"静"于课堂,还"学"于儿童;涵养静气,聆听儿童生命的拔节声;倡导静学,静听则明,静读则悟,静思则通,静品则透,静写则专。  相似文献   
8.
物理系统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电磁学系统与热力学系统虽是不同的两类系统,但描述它们的规律却有相似之处,利用自由能(F)处理电磁力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