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中国古代军旅诗歌成就斐然,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军事思想,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战争观。热爱和平,慎战非战;进行义战,以战止战;厌恶朝政、军政腐败,渴望忠臣良将的出现;歌颂英勇杀敌、以身许国的英雄主义精神就体现在我国古代优秀的军旅诗歌中。  相似文献   
2.
王昌龄《宿灞上寄侍御璵弟》一诗当是作于开元28年冬(740年)赴任江宁县丞途中。细绎此诗诗意对了解王昌龄的思想和人格有重要价值。它透露了王昌龄的对朝廷忠贞不渝,乐观旷达的品质和性格,也反映出了王昌龄一贯的非战思想和主张。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是杜甫研究的黄金时期。重庆图书馆藏其相关著述颇多,主要有四:《杜甫诗里的非战思想》、《杜甫生活》、《李白与杜甫》和《李杜比较》。四著版本各异,且因新方法的援用,为杜甫研究辟出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的和平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子兵法>集中体现了孙子崇尚道义的尚德思想,崇尚"非战"的不尚武思想,以及强调有备无患的积极防御思想.孙子认为,要尽最大可能实现和平解决争端,战争是解决矛盾的最后手段.这里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传统思想中尚德不尚武的传统,成为中国人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重要思想文化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5.
二战之后战争发生的频率和烈度不断下降,在信息社会里战争向着和平征服的方向发展.非物质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发展正在使大国间爆发战争越来越难.人类社会正处在空前的文明大转型之中,文明结构越来越复杂,复杂的文明必须有和谐的关系才有可能维持和发展,随着文明大转型的进展,人类社会将走向和平.但是目前战争威胁依然存在,气候变暖可能从根本上毁灭人类,大规模战争将加速环境破坏.从而加速人类自毁过程.历史上关于战争的重要论述所体现的主要是物质主义和机械论的观念,在文明大转型时期需要超越这种观念,缔造信息社会里的和平主义观念.遏制战争的爆发最根本在于推进经济和非物质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民主制度建设以及更广泛的文明的生态关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春秋时代末年的孙武子作为军事思想家和军事实践家,充分认识到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作用,因此-部<孙子兵法>虽然处处讲用兵作战之法,围绕的主题却是如何避免战争,以战非战,闪烁着人本主义的光芒,对我们今天在审视战争的相关问题时有着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幸德秋水是日本社会主义思想运动的先驱,他旗帜鲜明地反对日俄战争,留下了大量的反战檄文。幸德的“非战论”思想不仅在历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在今天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1925年3月,临颍县党的早期领导者周仿溪,创建了“飞霞文学社”。创作上坚持文艺为人生的理念,对20年代兵匪残杀广大农民百姓的罪行作了如实纪录,成为“五四”、“非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创作的实践,培育了一代临颍作家群。同时,“飞霞文学社”还创办了全国最早的文学批评专刊“飞霞三日刊”,为中国新文学运动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指导下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