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1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临汾地区农业非点源氮磷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掌握了临汾地区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情况,氮磷在土壤环境中的转化机制,监测分析了水环境氮磷污染现状及氮磷对水环境影响途径,提出了控制农业非点源氮磷对水环境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非点源污染的概念、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理以及对水环境的影响效应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目前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状况。同时结合国内外非点源污染研究的最新方法和手段,提出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点源污染已得到很好控制,而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的防治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难以治理,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日益严重.本文基于国内外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介绍其来源和研究模型,并结合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历程,综合探讨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的防治方法,以便为我国农业氮、磷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袁睿佳 《资源科学》2019,41(2):405-413
为保障松华坝水库流域的饮水安全,促进滇池流域水污染的防治工作,本文以非点源污染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打分法分析不同景观在该流域非点源污染形成中的贡献,并确定各“源”、“汇”景观的比重,以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为基础,分别从流域整体与各景观空间要素2个方面,定量研究了流域景观格局与非点源污染的关系。结果显示:①松华坝水库流域整体和各空间要素层面的4个景观空间负荷指数值均小于0.50,表明流域在整体和各景观空间要素层面,均属于“污染截留型”景观格局,即理论上由当前景观格局新产生并排出的非点源污染物极少;②坡度景观空间负荷指数>相对高程景观空间负荷指数>距离景观空间负荷指数,表明加强保护该流域中高海拔陡坡地带的“汇”景观,不仅可以防止形成新的“污染贡献型”景观格局,还可强化其隔离圈式“污染截留型”景观格局,有效阻挡流域中面积最大的“源”景观,位于中高海拔山区的旱地所产生的土壤和养分外流。  相似文献   
5.
丹江上游非点源污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丹江上游自然地理概况、非点源污染监测项目、方法要求及计算结果 ,重点分析了非点源污染影响因素和特性 ,提出了解决非点源污染和保护水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景观生态过程与非点源污染--小流域的农田景观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景观生态结构与非点源污染的关系入手,分析小流域农田景观结构及其变化对非点源污染发生发展的影响,从有助于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角度,对不同的农田景观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基于大布河的DEM、土地利用图及各集水区水质监测数据,以ARCINFO、SPSS为主要信息提取及分析工具,对北江上游典型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时空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流域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氮污染,采集的15个水样中含氮量在Ⅲ类水标准以下的水样占93.3%.磷污染较为轻微,含磷量在II类水标准以上的水样占水样总数的80%.氮素输出强度随无雨、雨前、雨后三个时段依次增大,而磷素输出强度随时间变化无明显规律,其输出强度与降雨密切相关.非点源污染的“源”地类对地表径流氮、磷输出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各集水区中农业用地、居民地所占的面积比重与三个采样时段TN/TP输出强度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56,0.871,0.764/0.824,0.546,0.737,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地类对非点源污染物的“源”、“汇”作用因空间而异,其扮演的“源”、“汇”角色取决于不同地类的空间布局.此外,地形因素对非点源污染具有一定影响,但地类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要大于地形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卢光辉 《资源科学》2004,26(7):19-25
山坡地区遇上连日暴雨时,不但引起土壤冲蚀和山崩,更易造成径流集中,使洪峰径流量大幅增加,带来下游地区严重洪水及泥沙灾害。而雨水贮集可以有效的减少径流量,进而达到防洪减灾的效果,所收集来的雨水也可以做进一步的利用,如农田灌溉,或者引至社区作为浇花、洗车、冲厕等用途,达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该研究选择汐止市为仿真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式(AGNPS)仿真分析出合适的雨水贮集设施设置地点。该研究设计在一定的径流量、输沙量、及坡度等适合设置雨水贮集设施限制条件,利用AGNPS的特性,由计算机筛选出符合限制条件的地点。一共在研究区526个方格中找到36个方格符合设置雨水贮集设施的地点,这些方格绝大部分都分布在集水区的上游地区。因此确信可以利用AGNPS模式来做为自动选址的方法,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  相似文献   
9.
调查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涉及面广、分散性强、隐蔽强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水环境的一大主要污染源.为此,阐述、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几点相关的防治对策,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科协论坛》2010,(5):F0002-F0002
梁涛,男,1970年9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我国环境地理学的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环境地理学专业研究。在稀土元素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农业非点源污染、重金属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先后主持国家有关部委和中科院30余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100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