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相传,北京颐和园刚刚建好,慈禧太后让主管建园的工部大臣找人写"颐和园"三个大字,做成金字牌匾挂在东宫门。工部大臣心想,这匾不比寻常,要么请书法大家来写,要么请位高权重的人来写。最后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光绪皇帝是一朝之主,如果皇上愿意写,一方面是符合皇家园林的地位,另一方面这也是在万岁驾前讨宠的良机。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书法临帖中,颜真卿和柳公权的影响最大,特别是颜、柳的楷书几乎是每个习书者必学之范字。颜、柳的人品更值得我们去学习,而他们的人品又融入其字中,形成字如其人的风格、从而把楷书发展到了最高峰。由此可见中国书法是一门高深而普及、单一(线条)而复杂(诗词歌赋,美术、体育、舞蹈、戏剧等各方面知识修养)的高级艺术。  相似文献   
3.
古代碑刻既是保存历史资料的重要文物,也是传承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陕西关中历代名家名碑,从《石台孝经》到《孔子庙堂碑》,从欧阳询《黄甫诞碑》到高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从篆书《美原神泉诗序》到行书《慧坚禅师碑》等,不仅完整再现了中国古代文字篆、隶、楷、行、草的发展轨迹,记录了中国汉字的书写史和风格演变史,对于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楷书     
正时间如东江之水,奔流不息,一去不复回。但古人在时间的长河里磨砺留下的印记却深深烙印在我们生活方式中,融入血液。从蛮荒的远古到文明的现代社会,文字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潜移默化地发展,但无论怎么发展,都是在追求从复杂到简单,从繁琐到明了,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种新的书体形式——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同时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的由来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  相似文献   
5.
正前些天托同学网购了一部《片玉集》,影印的宋刊本,字画间颜筋柳骨流露,纸墨辉妍。心神振荡之余,更感受到文字的深沉力量。近千年前的人们,用刻刀将每个字深深雕刻,将对文字的景仰默默留存于木、墨、纸之间。作为这些文字的主人,周邦彦是那个繁华时代的见证者。他因献《汴都赋》,安然步入仕途。周邦彦并没有一丝畏怯,那是应属于他的位置。这也许是最好的际遇了:一个文采斐然的时代,一座南北融汇的城市。周邦彦沉醉于  相似文献   
6.
正我从小就是个不讨巧的学生。近年因为写东西,总有朋友问,你上学时肯定语文特别好吧。其实我的语文一直都不怎么好。但也说不上烂,而是丢到人堆里就看不出来的那种。150分的语文,我总在105分上下,没上过120分。别人又问,那你作文肯定是高分吧?又猜错了。60分的作文,我总是在45分上下,很少上50分。朋友就摇摇头,说语文教育就是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7.
"颜筋"是颜真卿书写笔画过程中"横细竖重"、"撇轻捺重"、"左轻右重"、"里方外圆"、"笔断意连"等丰富而可感的线条笔法中表现出来的"筋味";"柳骨"则是柳公权用笔时由上往下、由里而外边顿边转突出的"棱角"与"瘦硬"笔画线条和如剑似刀的"利锋"相互衬托表现出的特有的"骨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