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飞白”,原为一种书法艺术,笔画中间露出一丝丝的白地,无墨,断丝……这里指教学中的一种艺术。就像画家画画,总要留点空白,叫“虚实相生”,如画鱼不必画水,目的是留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扩大意境;就像音乐家演奏,也要留点空白,叫“无声胜有声”,目的是让听众于无声处想音乐,充分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就像文人写文章,用笔“顿挫”,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目的是让读者从有尽文字中体会无尽之意。  相似文献   
2.
许多商家借助广告语中成语的灵活运用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本结合目前广告语言发展的具体情况,从修辞角度分析了成语活用的几种方式,对这种极富中国特色的广告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3.
张灵敏 《学语文》2007,(1):44-45
曾经火爆荧屏的古装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小燕子被皇阿妈罚抄《礼运.大同篇》时,和紫薇有这样一段对白:(1“)这个‘鱼家瓢虫’怎么那么多笔画?”“什么‘鱼家瓢虫’?”紫薇听得一头雾水,伸头一看,不禁叫了起来:“那是‘鳏寡孤独’!我的天啊!”剧中的小燕子是一个的美丽纯真聪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水仙花》进行了解读,探讨了诗歌中所隐含的去人类中心自然观,并在此基础上对飞白的中译本进行鉴赏,以考察译者如何通过翻译过程中的“三维”转换准确再现原作的生态情感以及去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  相似文献   
5.
胡花尼 《考试周刊》2008,(11):239-240
汽车广告对汽车产品品牌的塑造以及汽车的销售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汽车广告的文案是多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本文就对偶、排比、飞白等三种修辞在汽车广告中的运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以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修辞格式——“飞白”为着眼点,分析阐述了这种特殊的修辞格式的形式特点及其特殊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7.
宋徽宗时,一次画院考试的命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赢得头名的作品画中连一朵花都没有,仅画了一匹飞奔而来的骏马,马蹄边几只蝴蝶争桕追逐。可以想象:蝶为香而来!马蹄上是何等花香浓郁,骏马踏花是何等之多!正是想象,让人们于无花的“飞白”(“飞白”原是一种书法艺术,笔下无墨、断缝留白)处,尽得有花之神韵,诗画之精彩。  相似文献   
8.
辞格的翻译一直以来是个棘手的问题。囿于汉语辞格本身的抗译性加之译者的主体性因素,如何在英语中适切的表现出来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樊篱,汉语修辞格“飞白”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本文选取霍译《红楼梦》《石头记》中两个典型飞白辞格,以目的论为观照,说明译者如何在深刻体会原著精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译入语语言的优势以及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采取辞格再造和意象再现等翻译策略,将原文的精神实质和风格韵味移注到译文中。  相似文献   
9.
日前,笔者有幸听到了一节由一位在全国课堂大赛上获得一等奖的老师的课,教的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槐乡五月》一文。教者以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再辅以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相似文献   
10.
吴惠娟 《金秋科苑》2010,(20):129-129,131
喜剧小品是语言类节目中的一朵奇葩。作为喜剧小品修辞手法之一的"飞白",从语言学层面分析,是语言歧义的一种特殊形式,其运用语言歧义造成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误解从而达到逗乐目的。飞白歧义的内涵、类型、在喜剧小品中的作用等,都是本文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