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代审美趣味的改变,决定了门神画的艺术气息.在元代这个动荡失衡的时期,门神画也经历了审美趣味的变迁,影响到了明清时期和近代的门神画艺术的绘画风格.通过门神绘画审美趣味的变迁,也使我们看到了时代对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原文】越巫自诡①善驱鬼物。人病,立坛场②,鸣角振铃③,跳掷叫呼,为胡旋舞④,禳⑤之。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赀⑥去;死则诿以他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恒夸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恶少年愠其诞,瞷⑦其夜归,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候巫过,下砂石击之。巫以为真鬼也,即旋其角,且角且走。  相似文献   
3.
“鬼畏桃”的观念在当代具有很大的影响,其实在几千年前这种观念已经产生了。在《山海经》、《淮南子》等古代典籍中有大量关于桃木的神话传说,通过对这些神话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桃木与太阳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将其视为“太阳神木”,是太阳在人间的代表,在古人观念中太阳为“阳”,代表光明,而“鬼”为阴,从中可以窥见“鬼畏桃”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鬼与鬼文化     
<正>每年11月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万圣节起源于古代不列颠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在古凯尔特人的信仰里,新的一年始于11月1日,而在旧年10月31日的晚上,各种鬼魂会一起重返人间,寻找它们的替身。因此,这一天被称为"死亡之日"或者"鬼节"。为了驱鬼,当地人们纷纷燃起火炬,还用动物的头或皮毛做成的服饰打扮自己,并发出各种古怪的声音,使鬼魂认不出自己以避过灾难。只  相似文献   
5.
《易传》的特点除"舍象立言""富于思辨""百虑致一""尚简"外,还有"以形判道"和"宗揆驱鬼"等。这些特点是决定《易经》成为经书,特别是成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和道家"三玄之一"的主要原因。《易传》展现的是本体论宇宙观,是生生不息的主体性哲学。几千年来,它一直指导着国人居安思危,趋利避害,逢凶化吉,开物成务,建功立业,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和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人道、法制的原点在于"性善",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来自《易经》的德道。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发行的《童子问易》旨在强调经邦济世,但在阐述易经哲学体系建构的过程中也谈到了大易的"揆与宗关系"问题,提出了"德道同形"等问题。通过《童子问易》中有关"宗揆驱鬼"和"以形判道"的补证和分析以谢业界人士的雅言美意。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民俗观念中,桃具有驱鬼辟邪的功能。这种意识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并一直延续到当代。本文认为:桃的驱鬼辟邪功能是原始超自然力崇拜的产物。在原始巫术信仰阶段,桃树作为一种辟邪灵物曾被原始人崇信过。将桃树作为辟邪灵物而崇信的原因是原始人相信桃树中存在着一种超自然力,即灵力。作为灵力的载体,桃树最初的功能是辟邪。随着鬼魂观念的发生,桃树又具有了驱鬼的含义。作为一种原始的巫术灵物,桃枝、桃杖应该是最初形式,后来从桃枝、桃杖演化出了桃弓、桃俑、桃板、桃符等灵物,进而演化出桃印、桃殳、桃刚卯、桃汤以及桃胶、桃蠹屎等灵物,最终形成了内容庞杂的与桃驱鬼辟邪功能相关的灵物系统。  相似文献   
7.
<正>时下,一些巫婆、神汉、算命先生歪曲宪法中"宗教信仰自由"的本义,认为有机可乘,封建迷信活动有死灰复燃之势,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更为严重。有些中小学生及其家长,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会花钱"求教"于他们。这一方面暴露了问题的严重性,同时也凸显了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课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相似文献   
8.
诅咒巫术在彝族社会中长期存在,被认为可以给彝人提供某种需要和满足,它与彝人之间无形中存在一个相互依赖的链条,从而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互助行为。其主要类型有禳灾治病驱鬼、社会生活中的咒术、返咒、咒人。此外,诅咒巫术不是独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同其经济生产,自然地理环境、家支和等级制度、经验知识、文化交流的发展紧密相联。而且,它对于彝人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无关紧要的行为,而是实实在在的,沉甸甸的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民间俗信中, “被发”是驱除鬼怪的常见方式,这是一种起源很早、流传很广的巫术形式.从其根源来看,古人对头发的崇信以及对“被发”装束的异化是形成“被发”驱鬼论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0.
《宜宾学院学报》2016,(2):67-73
巫术中以名字驱鬼是古人信仰万物有灵和宇宙整体观的体现,这也和古人认为名字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宗教信仰有关。根据简帛材料以名驱鬼大致可以分为借天神之名驱鬼、借英雄之名驱鬼、呼神兽之名厌鬼和直呼鬼名厌鬼四类。从呼神驱鬼到直呼鬼之名进行驱鬼反映了古人自我意识和自信力的增强。在古文献中有很多专记鬼名的书籍,而流传于后世的则主要保存在道教文献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