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鲁民 《成才之路》2011,(28):4-M0003
闻过则喜是一种令人神往的高境界,但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即便是纳谏如流的李世民,也不是回回都能做到闻过则喜的。有一次,魏征给他提了一条很尖锐的意见,他脸色马上就变了,虽没有当场发作,事后却狠狠地说:"我一定要找机会杀掉这个田舍翁。"多亏长孙皇后劝解,才算是放了魏征一马。  相似文献   
2.
作为经典,唐代政治家魏征的名篇《谏太宗十思疏》,依旧加盟了苏教版高中语教科书。教学中,笔对中“虽在下愚”一句的理解产生了疑惑。  相似文献   
3.
魏征是镜     
臣子规劝或批评君主叫做"谏",君主接受规劝或批评叫作纳谏.我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唐朝著名的谏臣,前后陈谏二百多件,大多被唐太宗采纳,被唐太宗誉为"明得失"的镜子,同学们,想知道魏征是怎样敢于积极进谏的吗?……  相似文献   
4.
朱辉 《中文自修》2011,(Z1):44-46
作为清官,魏征一生最另类之处是曾经六次跳槽。《贞观之治》《贞观长歌》之中,李世民当然都是主角,而除了他,魏征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谈到魏征,都知道他是个清  相似文献   
5.
正又一年的春节要到了!我们的周围到处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街道张灯结彩,家家灯笼高桂,不少人家还在门上贴上了色彩鲜艳的画,看起来甚是喜庆,。这种每当过年的时候才会出现的画称为"年画",它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在新年伊始,我们就走近年画吧!  相似文献   
6.
史克堂 《学语文》2005,(4):5-25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新老《教师教学用书》都归结为劝太宗要“居安思危”。本人则认为其中心论点应是篇首“本”、“水”两喻所引出的(国君)“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相似文献   
7.
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朕尝宝以三镜,用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古今伟人之所以成就伟业,除其具有坚韧不拔之志,必具有其超人之术。唐太宗以“三镜”之宝成就其“贞观之治”盛世。  相似文献   
8.
魏征是历史上著名的谏臣,他所创作的大量疏体公文,不仅很好地保存了其进谏的内容,更是其治国思想的缩影.本文试以魏征的疏体公文为例,研究魏征的公文创作特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魏征初侍李密,后随李密投李渊。魏征去山东(太行山以东)劝自己的好友徐世绩投降李渊,被窦建德俘虏,做了窦建德的起居舍人(记录皇帝言行的官)。窦建德被李世民打败,魏征复投唐朝,做了太子李建  相似文献   
10.
明君的昏事     
中国人对皇帝有感情,提到皇帝,就兴奋,吃的用的,凡是打着皇家的名号,就卖得好,无论吐痰的唾壶还是撒尿的虎子,只要是皇帝用过的,就是宝贝,就连女人,都得跟皇帝沾点边,才有可能被誉为美女。燕瘦环肥自不消说,都是皇帝宠妃,就连王昭君这样送给胡人和亲的美人,也是皇宫里出去的,而且,好事者还编排了一通画师作祟、君王误美人的故事,想当然地让汉元帝自怨自艾,一直后悔下去,意思是说,这个被送去便宜了匈奴的女人,其实也是入了皇帝法眼的。如果某个皇帝被视为明君,那可了不得,千秋万代大家都说好,就是好来就是好。明君之中,唐太宗李世民要算是顶尖中的顶尖,属于人见人夸的主儿。当然,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