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29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中国钓鱼》的一名忠实读者,每期“鱼的知识”的文章总是细心拜读,于是想到有一种鱼至今我也不知道它的学名,而且这30年来再也未钓到过这种鱼,心中非常遗憾。我想通过“鱼的知识”专栏请教一下专家。  相似文献   
2.
用PCR方法,在扩增钾通道蛋白基因的同时获得了一条未知序列,经序列分析,进行4种麂亚科动物(黑麂、赤麂、小麂和毛冠鹿)的同源性比较,发现麂属动物种间的DNA差异在1.64%-2.54%之间;毛冠鹿与麂属3种动物的差异在2.76%-3.33%之间。另外毛冠鹿的序列中有一段连续的序列(约17个碱基)在麂属动物中是没有的,表明毛冠鹿与麂属动物有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线粒体DNA的CoI基因全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对鹀亚科19种鸟类系统发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全序列中含有保守位点810个,可变位点403个,简约信息位点269个.采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分别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铁爪鹀(Calcarius lapponicus)在鹀亚科中首先分化出来;蓝鹀(Latoucheornis siemsseni)和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亲缘关系较近,认为蓝鸦是鹀属(Emberiza)类群的一个种,不支持将它单列为一个属;小鹀(Emberiza pallasi)与红颈苇鹀(Emberiza yessoensis)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形成姐妹关系.  相似文献   
4.
马年飞奔而去,羊年缓缓而来。羊年终于到了!羊家族——准确地说,是牛科羊亚科(这是牛科中分布最广,成员最复杂的一个亚科)所有成员无不欣喜如狂,奔走相告:哈哈,终于到了我们露脸的时候了,咱们一定要在第一个月就让人类认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羊家将"!雪羊:在悬崖上来去自如有人称呼雪羊为"落基山羊",因为它是北美落基山脉阿拉斯加的"老居民",但它其实属于雪羊属。和其他"羊家将"比起  相似文献   
5.
又见恐龙     
白俄罗斯小伙子瑟根·利亚科维奇,31岁,一匹来自北方白狼,一个相貌英俊的大眼仔。2006年4月1日,名不见经传的白狼有幸挑战肌肉强健、重拳凶猛的WBO重量级拳王、号称  相似文献   
6.
生物科学     
《中国科技信息》2006,(11):50-53
缘脊叶蝉亚科生物地理学研究(同翅目,叶蝉科);能源植物的资源开发与应用;不同生理状态下膜状急纤虫大核DNA和线粒体DNA的多态性比较;不产桔霉素的红曲霉菌种深层发酵生产莫纳可林K;中国蚱属二新种记述(蚱总科:蚱科);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雪松花粉和花粉管;DNA错配修复与癌症的发生及治疗。[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Six new taxa of the Bambusoideae are described from Guangdong Pro- vince, China. They are Indosasa suavis W. T. Lin et Z. J. Feng, Phyllostachys purpureomaculata W. T. Lin et Z. J. Feng, Arundinaria quadrangula W. T. Lin et Z.  J.  Feng,  A.  pubiannula W.  T.  Lin et Z.  J.  Feng,  Gelidocalamus albopubescens W. T. Lin et Z. J. Feng, and Sasa duplicata W. T. Lin et Z. J.Feng.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天胡荽亚科和变豆菜亚科的5属30种和2变种的花粉形态。研究表明,这两亚科有 6种花粉类型,两亚科的花粉类型不相同但各自有相对的一致性,说明它们是两个自然类群;花粉形态的证据还说明了马蹄芹属归于天胡妥亚科的正确性等。  相似文献   
9.
鲤鱼杂谈     
邢湘臣 《垂钓》2001,(11):62-63
鲤鱼(commoncarp),又名鲤拐子、鲤子、红鱼。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学名Cyprinus carpio Linnaeus。是肉味鲜美,生长快的淡水经济鱼类,最大个体约40千克。也是我国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的鱼类。在我国除西部高原一些水域外,广大的江河、湖泊、塘堰、沟渠、山溪中都有分布。在世界上的分布遍及欧、亚、美三大洲。  相似文献   
10.
郑博元 《钓鱼》2012,(24):56-57
赤眼鳟其实不是鳟,它是鲤科鱼类。学名为(Spualiobarbus Curriculus),也叫赤眼鲮、红眼鱼、红眼棒、红眼睁子、野草鱼、醉角眼、红眼鳟、红眼鲮、红眼草鱼、红眼马郎、马浪等。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体长,略呈圆筒状,腹圆,后端稍侧扁。头圆锥形,口内有齿,通体为金黄色。外形酷似草鱼,仅眼睛的上半部具红色斑而得名。腹部银白或浅黄,体侧及背部每个鳞片后缘有黑斑,背鳍深灰色,尾鳍后缘黑色,其他各鳍透明。赤眼鳟喜栖居于江河流速较缓的水域和湖泊,海水上涨时进入小河中,生殖期集群活动。目前已知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各大小江河及湖泊均产。国外可见于朝鲜半岛及越南。国内以广东省的赤眼鳟数量最多。珠江流域水系中,赤眼鳟属于分布密度很大的鱼种,甚至活动范围扩展至珠海。珠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