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美国绘图小说《鼠族》用图像加文字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大屠杀的暴行.本文主要从访谈式记录、黑白的真实记录、人物的动物化记录、地图和图表记录以及真实照片记录等方面分析了该作品中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2.
鼠族》是美国著名漫画家阿特.斯皮格曼的作品,讲述了阿特父母从纳粹大屠杀中逃生的真实经历:身为波兰犹太人的父母在纳粹德国统治波兰期间,所遭受的非人待遇和想尽办法逃生的痛苦经历。母亲虽然在纳粹的魔爪下幸存了,但却在后来自杀了,但阿特却被认为是母亲自杀的罪魁祸首。《鼠族》中并没有直接给出阿特与母亲的关系如何。通过分析在《鼠族Ⅰ》中被插入的另一本漫画中的几页"画中画",可以得出阿特和母亲的关系并不融洽。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叙述方式重述灾难历史,会呈现不同的记忆内容和代际传递效果。本文选取同为亲历者二代书写的《鼠族》和《金陵十三钗》对比,审视中西两种文本叙述方式的差异。《鼠族》采取个体叙事重述历史,通过个人视角描述亲历个体的血泪史,以体现生命的平等,激发同情与思考;《金陵十三钗》运用集体叙事呈现大屠杀事件,通过群像描写刻画被边缘化的受害者群体,进行道德批判与警示。通过文学想象书写大屠杀灾难是一种对历史记忆进行重构和传递的有效方式,不同方式的文学叙述在重构和传递历史记忆中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期望能借鉴犹太大屠杀文学书写历史记忆的完善方式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传递方式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京城"鼠族"寄居地下室 2007年国庆,读大二的李蒙第一次到北京.在他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不是天安门广场.不是西单、王府井,不是他流连过的各种美味,而是那几天在地下室住着的日子. 李蒙没有想到,如今已成"北漂"的他,真的与地下室朝夕相伴. 22岁的李蒙如今是北京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每天下班后.他就回到那个被他称为"家"的狭小房间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