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从音韵、节奏方面对弗洛斯特《雪夜林间驻马》一诗的音乐性进行探讨。该诗运用摩擦音、鼻音头韵,谐辅音和阳韵的韵脚创造了拟声效果和听觉形象,而跨行和停顿的艺术手法加上爆破音的使用又张驰有度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这些因素的成功结合使得整首诗情景交融、富含乐感。  相似文献   
2.
头韵作为一种英语语音的修辞方式,常用于谚语、广告语、诗歌、演讲、新闻标题和书名中,起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平衡节奏的作用。在英语头韵不同的文本中有着不同的修辞功能,既能给人以视觉美,又能使人享受到音乐的节奏美。  相似文献   
3.
《荷塘月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本文选取朱纯深先生对该名篇的译文的前五段,并对此进行赏析,体会译文中的遣词造句中的形象美和音乐美,同时,分析了译者是如何力图从整体效果上追求原文所传达的意境,最后成功再现原文的清新自然的风格,传达了原文的音美、形美和意美的。  相似文献   
4.
英语头韵自古以来就是有着特殊使用领域的修辞格。它的概念、构成和应用等三个方面都有 其自身的特征。其成韵规则的认知和语用建构特征的分析、总结及语用性整合,是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其英国 语言文学价值及其在现代英语各文体中巧妙应用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可译性限度“的首次提出见于西方翻译理论中语言学派的理论家,至今仍为许多学者所关注.本文以可译性限度的理论为依据,分析英汉语言在相同的物质世界中思维方式、日常需求、发展经历等方面的共性以及由于地域的差别、文明程度的不同、风俗习惯的差异而导致不同语言的特性,剖析英汉两种语言在头韵、双关、回文、同源并列等修辞手法上的可译性限度问题,探讨翻译中常采取的理想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