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金庸小说不仅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更巧妙的是写出了这些形象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使读者在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中体会人物本身的感情变化。但金庸的小说创作道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很多探索和思考的过程,这些过程又分为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金庸小说中的人物都显现出了不同的人格类型与审美倾向。其总体特征表现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并不断地朝现实人生与现实人格发展。通过对这些过程的分析,探究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从而更好地了解金庸的创作之路和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2.
1928年3月在湖南酃县(1994年更名为炎陵县)中村区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插牌分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范围内的第一次分田运动,其积累的分田经验对后来《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县土地法》的制订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诗经》与《楚辞》在抒发怨情方面,人们一般认为《诗经》偏重于平和含蓄,《楚辞》抒情则较激烈。其实二者最大的不同并不在此,而在于《诗经》表现的是那种基本生存、幸福受到威胁时而产生的哀怨之情,《楚辞》的怨情,主要是个人理想抱负无法实现而导致的怨情。  相似文献   
4.
为了符合《周易》的原义,在用二进制数表示《周易》八卦图时,应该以三爻卦的最上一爻作为个位数,而对六十四卦图中的六爻卦则应该用八进制数来表示。  相似文献   
5.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有许多故事片段涉及了行为矫正原理的应用,研究者分别从条件反射、正强化、区别强化、塑造、渐隐、链锁、隔离、体罚等八个有关行为矫正的概念或技术方法入手,分析了故事中体现的行为矫正原理。  相似文献   
6.
修辞策略是修辞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交际活动、交际目的、适应、修辞手段、谋略设计五个要素,文章仅对引起极大社会轰动的小品《不差钱》之修辞手段的巧妙运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差点儿(没)+VP"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基本采用朱德熙先生"企望说"来释疑答惑,但"差点儿(没)+VP"的歧义分化现象还可以从上下文语境、语音间隔、轻重音、个体社会心理几个方面来分析。本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结合上述特点采用概率语法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刺激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该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外国留学生养成汉语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8.
晴雯遭难,“诽谤”起了极坏的作用,这是外因。内因是“风流灵巧招人怨”。这个“人”主要指王夫人。王夫人惟怕丫鬟们勾引宝玉。晴雯的风流灵巧,特别是“水蛇腰”,给王夫人留下了“轻狂”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茶山集》是宋代曾几的诗集。其编刻流传情况比较复杂,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亡佚。今人对其版本和源流考察较少。文章对《茶山集》的源流和版本情况进行考索,并对曾几的诗进行辑佚,为《茶山集》的整理提供一定的便利。  相似文献   
10.
晋察冀是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其组织建设具有开创性、示范性、民主化、法制化、注重基层等特点,其典型经验给我们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