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研究通过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萝卜。本文探讨了萝卜在贮藏过程中的主要生理生化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萝卜经过45d的贮藏,呼吸强度、失水率、可溶性糖含量、糠心率、腐烂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为萝卜的保鲜提供了另一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鹿骨片中硫酸软骨素钠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C18柱(250×4.6mm,5μm)为色谱柱;甲醇-0.004%庚烷磺酸钠溶液(20:80),用磷酸调节p H值至3.5为流动相;流速0.8m L·min-1;检测波长197nm。结果:该方法在0.0208mg·m L-1~0.2078mg·m 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35%。结论:该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鹿骨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本研究应用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保护成骨细胞,接种到β-磷酸三钙/磷酸钙骨水泥(β-TCP/CPC)浆料中,使β-TCP/CPC骨修复材料具有一定的细胞活性,同时提高固化后材料的孔隙率和孔径,以最终实现提高β-TCP/CPC骨水泥的降解速度,加快成骨和骨修复。创新要点:本研究首次应用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包封成骨细胞与CPC浆料复合,复合后实现自动细胞释放,释放出的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研究方法:(1)高压静电成囊法制备载小鼠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的海藻酸钙和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2)微囊化MC3T3-E1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并用钙黄绿素-AM(Calcein-AM)和碘化丙啶(PI)进行活死细胞双重染色;(3)微囊化MC3T3-E1细胞与β-TCP/CPC浆料复合培养后,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细胞在材料上的释放、粘附,CCK-8法检测材料上细胞的活力,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观察细胞的分化状况,茜素红染色观察释放细胞的矿化能力。重要结论: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可作为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内部接种成骨细胞并实现细胞释放的良好载体,释放出的成骨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壳聚糖的基本特性与作用,综述了壳聚糖的免疫活性及其抗菌功能,探讨了壳聚糖在防治奶牛乳房炎中的应用前景,为提高奶牛健康水平和牛场的社会经济效益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以甲醛作为交联剂,通过悬浮交联法制备出单分散性壳聚糖微球。利用空壳状壳聚糖微球具有比表面大的特点,结合其表面氨基易于配位的特点,通过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其吸附Pb^2+的前后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吸附Pb^2+的初步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了Pb^2+初始浓度,pH值,壳聚糖用量,时间对饱和吸附量影响。实验发现在室温下,pH=4.8时,此时吸附容量约为283 mg(Pb^2+)/g(CS)。吸附达到平衡大约需要45min。结果表明:此微球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且平衡时间快,是一类很值得开发的新型吸附分离材料。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硫酸钙的性状、稳定性、来源、鉴别方法及其在制剂工艺和临床上的应用.在药荆方面可以用作淀粉、糊精等含糖辅料的替代物,适合糖尿病患者应用.药理及临床方面除了传统的解热作用外,还发现其抗肿瘤、解痉和收敛生肌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立注射用硫酸头孢匹罗的无菌检查方法。本试验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无菌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注射用硫酸头孢匹罗具有抑菌作用。采用验证过的试验方法进行注射用硫酸头孢匹罗的无菌检查可行。  相似文献   
8.
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硫酸头孢匹罗中丙酮的含量;以DB-624毛细管柱为色谱柱,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柱温100℃,氮气(99.999%)为载气,顶空进样。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法方法简便,快速,是高精度测定硫酸头孢匹罗中丙酮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唐山师范学院花房中采集菘蓝根腐病病根并对其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及不同浓度、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菘蓝根腐病病原菌的室内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致病菌经鉴定为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丛梗孢目(Stilbellales)、瘤座孢科(Tuborculadales)、镰刀属(Fusarium)真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分子量为3KD、50KD的壳聚糖随着浓度的提高,其抑菌效果也逐渐增强,6mg/ml的效果最好;分子量为150KD时,3mg/ml的效果最好;在一定分子量范围内,除0.75mg/ml的浓度外,随着壳聚糖分子量的提高,其抑菌效果也逐渐增强,分子量150KD的效果最好;本试验中,最大抑菌率为61%。  相似文献   
10.
Low temperature stress during germination and early seedling growth is an important constraint of global production of maize. The effects of seed priming with 0.25%, 0.50%, and 0.75% (w/v) chitosan solutions at 15 ℃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ng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wo maize (Zea mays L.) inbred lines, HuangC (chilling-tolerant) and Mo17 (chilling-sensitive). While seed priming with chitosa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germination percentage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it enhanced germination index, reduced the mean germination time (MGT), and increased shoot height, root length, and shoot and root dry weights in both maize lines. The decline of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and relative permeability of the plasma membrane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luble sugars and proline, peroxidase (POD) activity, and catalase (CAT) activity were detected both in the chilling-sensitive and chilling-tolerant maize seedlings after priming with the three concentrations of chitosan. HuangC was less sensitive to responding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hitosan. Priming with 0.50% chitosan for about 60~64 h seemed to have the best effects. Thus, it suggests that seed priming with chitosan may improve the speed of germination of maize seed and benefit for seedling growth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