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教育   94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试图通过细读文革时期小说的典型文本《艳阳天》和《金光大道》,分析其叙事模式的具体特征,勾勒出英雄人物形象在十七年文学中的沿革过程以及最终形成蜕变的内在机制,探讨英雄故事与史诗性追求的内在一致性和现实虚幻性,分析英雄神话在文本形式上如何参与到文革小说范式的建构中,并最终形成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Int J Intercult Relat》2013,37(6):686-699
We argue that current acculturation research offers an incomplete picture of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contemporary multicultural societies.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nadian multicultural context highlight the limitations in current acculturation research: namely, themes of hyper-diversity, hybridity, dimensional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local context. Canada is a case in point, but these themes are generalizable to other contemporary multicultural contexts. To addres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psychological acculturation paradigm, we propose an innovative research approach to study acculturation: the Cultural Day Reconstruction Method (C-DRM). We report on two studies that implemented this diary method, to demonstrate that this research tool (1) addresses theoretical critiques of current acculturation research and (2) captures some of the complexity of acculturation in contemporary multicultural contexts. The C-DRM was constructed in response to the local research environment but we hope it will become part of a new generation of tools for the contextual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相似文献   
3.
虽然混杂着荒诞美学,同时汇编了时事杂闻,但《第七天》依然呈现出一种失真感。文本所包含的各种意识形态及其媚俗趣味,是其迎合商业化运作模式的必然结果。《第七天》的生产过程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商业写作模式的缩影,反思这种写作模式对当代文学价值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词汇衔接作为主要的衔接手段之一,是分析语篇、理解语篇的重要步骤.本文通过分析马哈福兹的短篇小说《半日》,旨在探究词汇链这一衔接形式对揭示小说语篇主题,解读小说语篇多重意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阅读既是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遗憾的是,目前社会上公民的阅读意识还不够强,全民阅读的热情还相对较低。图书馆应主动承担起推动全民阅读的责任和义务,使读书成为公众的一种习惯,并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美国图书馆“快照日”活动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图书馆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由美国新泽西州图书馆协会和新泽西州立图书馆于2009年首倡的图书馆快照日活动在减少消极影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美国图书馆快照日活动具有项目内容多样化、项目策划模式化、宣传方式多样化等特点。我国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时.应充分借鉴美国图书馆快照日活动的成功经验,改变以本位思想形成的推广思路,重视读者活动效果评估及评估结果,注重与社区、学校、文化机构、新闻媒体等团体间的合作,形成整体合力和规模效应,以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相似文献   
7.
以湖北省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样本,从缘起与主题、书目编制与推荐、活动内容三方面对其在"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的"阅读战疫"活动进行调查,考察"疫情大考"中阅读疗法服务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突发事件下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应急服务对策,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继《兄弟》之后,沉寂七年的余华在2013年推出长篇新作《第七天》。小说一经发表,随之而来的各种评论不绝于耳,褒奖者有之,批评者更甚。余华深谙张力因素对小说的功用,在《第七天》中完美地呈现了三组显著的艺术张力:一是叙事结构上真实与虚构形成的巨大张力贯穿小说始终,推动故事的发展;二是苦难与温情的张力体现作家对底层人深沉的爱与同情;三是活着与死亡两个世界之间的张力体现作者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客观说来,《第七天》以其饱满的艺术张力,理应在余华的所有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乡土建筑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容器与载体,其地域性表达对于传统聚落文脉的延续起到关键作用。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主题党日馆为例,从呼应场地的地形地貌和街道尺度、延续周边石头厝建筑肌理、革新传统石墙建造工艺、采取气候适应性的立面开窗机制以及利用多种抽象手法传递红色精神等五个方面对建筑地域性做出了深入地思考和解读,旨在探究红色文化背景下乡土建筑的设计思路和研究方向,以期为同类型建筑的研究与创作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韩少功的《日夜书》讲述从知青岁月到后知青年代的知青故事,直面知青在社会转型期各自的命运遭遇,关注知青对理想的追寻和理想失落后的无奈。《日夜书》用"私奔"这种仪式来暗示青年人对理想的某种冲动,追求理想的行动受到挫折之后,这一代人没有回避历史,而是选择反思。小说制造出一种距离感,以便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充分的思考,小说用一种坦然的态度去讲出人性丑陋的一面,去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影响,这是一部晚年的作品。《日夜书》是认真地思考当年知青在当今社会中的命运变化,并用实验的文体、敏感的语言、折叠的时间等多重元素来开启对后知青的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