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篇
教育   236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死亡并进行中老年健康教育,是一个不曾被人们关注过的话题,本文将死亡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针对中老年人的情况展开讨论,提出如何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和死亡意识、并科学地了解死亡过程,进而积极主动地对待死亡选择,直至乐观地面对死亡体验。  相似文献   
2.
死亡本能根植在每一个人的心灵底层,即潜意识中,在意识层面会有不同的反映。作为敏感心灵的作家总是比一般人具有更强烈的死亡意识。张爱玲的小说,既有直接写人生命死亡的,也有写人精神死亡状态的,作者深入到人心理底层的本能,特别通过对情欲力量和心理变态的渲染,表现人性的内在冲突、灵魂的挣扎。强烈的物欲、爱欲使人性扭曲而死亡本能得以激发和凸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评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北京成功上演的《推销员之死》中译本(英若诚译)。目的论将"翻译充分"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文章以此作为出发点,在翻译纲要的指导下试评该中文译文剧本,从而发现其为话剧翻译中的佳作和典范。  相似文献   
4.
站在女性关注的立场,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这三部作品之间有着紧密的连续性。一方面,顺着作品本身的思路,这三部小说表达着萧红对于女性由受压迫到觉醒再到幻灭的命运的思考,另一方面,联系萧红的亲身经历,这三部小说又埋藏着她自身理想一步步破灭的悲剧。文本内的被思考者和文本外的思考者的双重悲剧呼吁着整个社会和女性自身对女性独立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舍伍德·安德森是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特殊地位的重要作家 ,其著名小说《林中之死》是现代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文章从叙事视角、叙述方式、叙述语言等角度探讨其精湛的叙事策略、独特的文体风格以及小说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6.
萧红与田沁鑫这两个不同时代的思索者,虽相隔半个多世纪,但却通过《生死场》把这两个天才女性的心灵连在了一起,该作从小说到话剧,体现了她们心灵的契合与相通,也显示了她们过人的敏悟、深刻与才华。她们对生与死、男人与女人等等人生基本命题的思考与探索,是真正独立女性的声音,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与价值,表现了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与透彻。  相似文献   
7.
李琦 《培训与研究》2006,23(4):10-12
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萧红《生死场》的叙事模式独具一格,它标志着萧红文体由探索向成熟的转折,在萧红文体研究以及在中国现代小说结构史上具有创新意义和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8.
“看客”是鲁迅小说中常见的人物群像,由此衍生出的“看”与“被看”二元结构是其基本主题模式。莫言《檀香刑》依循鲁迅的批判精神,把“看客”形象升华到了更高的艺术层次。比较分析二者笔下“看客”形象的异同,透过“看”与“被看”之间的权力关系,凸显“看客”形象的审美价值及其对于文学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责任政府是指积极履行法定义务和职责、积极回应民众的社会的基本要求,并能自觉承担政治、法律和道义责任的政府.[1]文章对食品安全的履责监督、安全生产的履责监督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政府部门的责任监督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以制度为保障,实现了政府部门及人员以"分责全方位、知责全覆盖、履责全到位、问责全过程、负责全落实"为主要内容的"五责"监督体系,从而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监管机制,实现了人为监督向网络监督、静态监督向动态监督、事后监督向过程监督的转变,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之死与殉"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格拉底之死与耶稣之死都是西方思想史上的意义事件。如说耶稣之死是为了“救赎”,苏格拉底之死则是为了“殉道”。苏格拉底之死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伦理审判与法律契约的冲突如何得到价值的“和解”。本文试图从古希腊的社会法律制度,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及其生死观、人格建构等方面来对这一问题作出探讨,并阐述苏格拉底之死所昭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