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西"由短语词化而来。"东"、"西"的"坐标"引领作用是"东西"词化的前提条件。现代常用"东西"之来源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方位名词"东"、"西"句法功能因句法结构"东西X"中"X"的省略而造成的由指称向指代的转变上。转喻机制是促使"东西"词化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2.
东西爱把其小说的环境设置在乡村之间,以乡土为背景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这正是作者扎根于故乡土壤获得的精神凝固,是作者对乡土情感的洇散。这种凝固和洇散,能把小说中的虚幻世界构建成一个真实的世界,成为小说中物质背景与精神背景的粘合济,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个性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东西与鬼子同获鲁迅文学奖,他们的作品都关注残疾人与民工等弱势群体,两位作家从不同视角关注弱小者生存状态。两位作家来自于相同的文化环境,所以他们对弱小者的选择与悲剧情怀的推崇并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因为他们内心打上了南方这块贫瘠土地的深深烙印。  相似文献   
4.
东西是广西文坛一位颇具灵性的作家,其作品带有强烈的现代主义风格。大多数评论家关注东西,多是关注他作品中深厚的思想底蕴和独到的艺术创作手法。本文以他的长篇小说《耳光响亮》为范本,透过文本细读,探求作品中独到的叙述特色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5.
在东西作品那种飞扬跋扈的创造性的想象力中,含蕴着他成长的时代记忆,尤其是童年时代的记忆,并以碎片的形式,通过深度的体验,呈现出一种拒绝遗忘的姿态,使作品充满一种别样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作为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的晚生代作家,东西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融于一体,在"民族性"中植入了"现代性"的批评精神,以此把握本土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甚至后现代之间的辩证互动,表现了对现实社会和终极价值的双重关怀,在思潮迭起、风起云涌的当代文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东西的小说《救命》讲述了一个情节趋向极致荒诞的故事——为了满足麦可可这一精神偏执的女子的过分要求,好人孙畅贡献了自己的婚姻.之所以荒诞而又圆满,原因在于这一故事情节只是抵达作品内蕴——探讨有关疯癫与理性的命题的工具.在生命陨灭的压力面前,疯癫与理性可以转换;当理性无法提供救赎的时候,生命可依托之物只余疯癫;表层上孙畅拯救了麦可可的生命,深层地作为信仰之象征的麦可可通过“疯癫”使孙畅从实用理性的禁锢中同样得到了救赎.  相似文献   
8.
东西与林白的作品代表了在经历长时间民族国家文学之后,出现在中国文坛上的“60年代出生作家群”秉持着“私人叙事”的创作特征,在他们远离意识形态的同时又无法抛却个人对历史的记忆。文学在他们手里的坚韧,也展示了文学的现在与未来。  相似文献   
9.
东西的小说相当一部分呈现出一种看似轻快实则冷峻的书写套路,于表面调侃夸变之间蕴存深层悲苦异诞,这是一种以漫画思路入主小说的方式。它不仅是文本风格和阅读效果,更是实践作家艺术观念和现实态度的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东西对现实世界有着清醒澄明的洞悉,他善于用委婉幽隐的反讽叙事来冲击悖立的本真生活。他的反讽叙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言语反讽、结构反讽和情境反讽。他的反讽叙事不仅揭示了生存的艰辛与苦难,颠覆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等神话,颠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直指我们的心灵,对中国人当下的人性给予了犀利深刻而又不失诗意的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