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表型可塑性、生态型到药用植物化学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回顾与总结了表型可塑性、生态型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了表型可塑性的表现形式,表型可塑性对环境的适应性.表型可塑性的遗传基础,表型可塑性的生物学意义,以及生态型的产生,以及生态型的概念、生物学本质及划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化学型的概念及研究现状。根据生物学的基本定律,表型变异:遗传变异+环境饰变,系统分析了化学型与表型可塑性和生态型的关系及其形成机制和生物学本质,指出表型可塑性、生态型及化学型形成的机制都是遗传变异与环境饰变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别是前者更关注环境饰变,而后二者则同时关注遗传变异与环境饰变的共同作用。最后,借鉴表型可塑性、生态型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化学型的研究策略:首先.认为药用植物化学型的研究中应重视研究样品的全面性和代表性,化学型与其它表观性状的相关性,化学型的地理相关性,化学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等问题。然后,针对种内化学成分变异是否呈现明显或较明显间断分别给出了化学型的分类原则,对化学成分变异存在明显或较明显变异的物种,要求其化学型的划分尽量做到与某个有明显变异的表型性状相关,与空间地理环境相关,与物种的遗传分划相关;对于化学成分呈现连续变异的物种,可借鉴农学上的“等级系列划分法”,不把生态型截然分开,而将其看成一个变化系列来考虑。最后,初步提出了化学型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化学成分明显变异的发现一化学成分变异幅度及规律的系统分析→化学型的初步划分→表型相关性、地理相关性及遗传背景分析→化学型划分结果的修正→受控试验→化学型的确定→药效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构建河南省生态型小城镇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在建设生态型村庄、小城镇、城市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显著成果。我国对建设生态城镇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生态镇、生态县、生态市等不同层次建立了一批很有推广价值的示范点。运用循环经济原理构建河南省生态型小城镇问题探讨,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现实基础,目的在于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构建河南省生态型小城镇的构想,为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