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作为"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中属于中间势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明士绅积极参与晋冀鲁豫边区民主政治实践活动:支持边区政府和临时参议会的成立,宣传解释边区各项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反对国民党的军事摩擦,反击日伪分化拉拢等。开明士绅的史迹,不应抹煞。  相似文献   
2.
1910 年湖南发生的反洋教活动中,木、泥匠和会党势力是反教主角;士绅表面上不再反教,却暗中支持普通民众的反教斗争;湖南官吏是护教和镇压反教的主力。这说明近代湖南尚未完全接受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完成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清末绅士在近代文化教育体制兴起的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各种方式进入新式教育领域,如进入新式学堂接受进一步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和各种报刊.有每件的绅士甚至还跨出国门.留学海外.寻求新知。清末绅士的这一系列活动呈现出他们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化的过程.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和近代社会的变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士绅作为地方精英是拥有领导地位及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在国家政治事务和地方事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但是清代云南政治、经济舞台上的主角,也是很多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清代云南士绅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共活动,对云南的地方认同和地方利益的维护以及中央政府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和国家认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是清代云南社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开明士绅(绅士)这一历史群体,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民主政权中属于中间势力的一部分。在抗战初期及中期,中共为团结开明士绅共同抗日,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抗战后期,中共的开明士绅工作出现了较明显的弱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官绅民形象传统描述的意图在于通过道义教化维持统治秩序。此种描述对共产主义革命前的近代乡村社会各阶层施加了重要影响。抗战时期革命的发动方式、实行措施与官绅民形象传统描述具有密切关联。在其后的土地革命过程中,官绅民形象的传统描述亦彰显出其独特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戊戌时期中国社会的主导秩序仍是科名秩序。趋新报刊能否成立和存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者在科名格局中的地位,因为这与他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密切相关。并通过对对《时务报》、《民听报》、《湘学新报》筹建过程这三个个案的对比分析加以了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8.
在温州书院发展史上,明代承前启后,其地位显著,形成了以地方官府、士绅、乡村宗族为主兴建与维护的主要力量,在空间上涵盖府、县、村都的三级书院体系。三类书院在建院规模、培养理念、教学与管理上呈现出各自的特征,有效弥补了地方官学教育的不足和弊端,培养了大批经世人才,起到教化乡里的功效,推动了明代温州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证英国都铎王朝时期阶级关系发生的新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封建旧贵族的衰落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乡绅、约曼的兴起。文章对旧贵族、乡绅和约曼的兴衰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他们的定义进行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宋代,未嫁女依法享有奁产权,在数额上规定为男子聘财的一半。因家族成员企图侵夺奁产而发生的诉讼在《名公书判清明集》中有相关记载,透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到南宋家族关系感情冷漠的世风民情,名公们情理法兼顾的司法审判风格,以及女性勇敢进行司法维权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了解南宋法律与社会提供一个视角和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