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
侯方域的散文受到汉代史传散文、唐宋散文、唐代传奇及宋元话本小说的影响,同时亦受到元、明时期戏剧及明代小说的影响。他汲取小说创作的营养,在表述中运用小说化的语言,使得作品的题材范围更趋广博,叙事艺术更为独特,行文特点更加鲜明;加之在创作中揉进了个人的身世之感、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使他的作品在情感上更易打动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高明 《图书馆杂志》2018,(12):104-107,55
Gao Ming(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Literature,Xizang Minzu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3.
"等 X 时/后"是现代汉语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时间格式,一般在句中充当句首修饰语,具有时间定位功能.格式中"等"是介词,语义范畴为"时间终结点",具有后延性.由它构成的句式蕴涵多种隐性语义关系,涵盖了现代汉语的五种时制形式,是一种典型的时间句型,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侯外庐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两点意义:首先,侯外庐的史学实践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和历史观的转换,即确立服从政治需要、学以致用的史学观,和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历史观。侯外庐创造的历史体系尤其是思想通史体系,对思想史和学术史的影响都很深远。其次,侯外庐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习及其形成的诸多论断至今深有启发,仍不过时。特别是侯外庐的社会史与思想史并行研究的治史方法和"实事求是"、"独立自得"的治学精神成为后学者的典范。这些都奠定了侯外庐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应该具有自己的学术个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治学,勇于提出并坚持自己带有创新性的学术见解,不去迎合某种潮流或趋势。作为一位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大家,侯外庐先生便具有自己鲜明的学术个性。纵观其一生的学术历程,其个性的学术表现、产生原因及其对中国史学的影响,对我们深刻认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以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6.
孙金凤 《湘南学院学报》2012,33(6):69-72,81
就对时间的认知策略来说,汉语侧重客体参照,英语则侧重主体参照。以认知隐喻理论为背景,在大量搜集和整合跨语言时间隐喻表述的基础上,从共时角度对比汉英语言中时间隐喻的异同,指出了这种差异与民族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的侯公以纳策鸿沟闻名,划定楚河汉界,功劳甚著而记述甚少。文章对《史记·项羽本纪》所载"侯公"事逐一句解,并借鉴西方接受美学的"文本的召唤结构"理论提出文本中存在的空白、空缺和否定性疑问,在此基础上解读刘邦与项羽的性格特征,管窥楚汉之际的历史风云。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Lakoff and Johnson的时间理论分析了汉语时间中的空间隐喻,主要对汉语时间词中的"前"和"后"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并指出:汉语中,未来的时间在人们的前面,过去的时间在人们的后面;"前途"不是时间,只是在位置上处于未来。汉语时间词中的"前"、"后"按照时间流向和序列来确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