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理论,即源于马克思主义、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发展。“三个代表”理论的贡献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前瞻性。作为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的理论之树,“三个代表”是指导新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党的建设的战略性纲领。  相似文献   
2.
水利纷争是清代河西走廊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为解决水利纷争,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分水制度,即流域内上下游各县之间的一次分水,一县内各渠坝之间的二次分水,一渠坝内部各使水利户之间的三次分水,力图使各县之间、各渠坝、各农户之间平均用水。分水的技术方法是确定水期、水额。分水的制度原则有二:一是公平原则,即按地理远近;二是效率原则,即按修渠人夫使水、记亩均水和按粮均水,记亩均水多实行于水源丰沛地区,按粮均水多实行于水源短缺地区。分水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利纷争。地方各级政府发挥了调节平均用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概括起来看,江泽民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特色,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分析江泽民同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特色,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的神圣使命和崇高目标.党的三代领导人依据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现实国情,为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进行了宝贵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本文通过分析江泽民对毛泽东、邓小平祖国统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来揭示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关于祖国统一思想的精髓及其现实可行性,这无疑对深入理解和贯彻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促进祖国的最终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社会发展道路观、社会发展本质观、社会发展目标观上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关联性。但由于时代特点和历史任务的具体差异,他们的社会发展观又各具特色,各有所重,充分体现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逻辑和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仅是对马克思唯物主义英雄史观的继承、丰富与发展,而且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论依据;伴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创造主体论得到进一步深化;创造主体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为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的产物。创造主体论不仅是人民创造历史的真实体现,也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7.
着重介绍临沧市沧源县的佤族节日"摸你黑"。从名称来源到相关活动及含义都作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总体上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在某种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又是它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常规,在理解的对象、理解的条件、理解的有效性、实现理解的途径以及理解的应用等问题上极具方法论意义,为我们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以便实现其新的中国化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针对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就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素质教育、教育改革与创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作了精辟的论述 ,明确提出要把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和邓小平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孜孜以求的理想.在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毛泽东把共同富裕作为立国执政的根本目标;并对共同富裕的实现进行了积极探索;邓小平继承、发展和超越了毛泽东共同富裕的思想,开辟了一务先富、后富、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道路;江泽民坚持并发展了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在先富、后富道路上,突出解决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加速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