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教育   3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苗族史诗《亚鲁王》讲述了苗族英雄亚鲁一生的英雄业绩,其命运之坎坷、其性格之坚韧、其对手之凶残建构了史诗的发展脉络.亚鲁一生中拥有诸多对手,但其与兄长赛阳、赛霸的争斗才是贯穿整部史诗的主线.文章通过分析亚鲁英雄形象,在比较多篇《亚鲁王》异文的基础上,以英雄对手母题为切入点,探讨了史诗蕴含的苗族“人类同源”的观念,并分析了史诗内蕴的麻山地区苗族传统的祖先崇拜意识,认为史诗是对苗族远古社会历史事实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维吾尔英雄长诗《鸟古斯可汗传说》中,众多的宗教文化意象参与了长诗文本的建构。本文从“日”、“月”“星辰”“水”、“树”“火”等原始自然宗教意象和“狼”等图腾意象进行文化解读和评析,并探索了“民间”作家借助于民俗事象和宗教典故建构传说的传统审美意境,寄托文本的审美认识、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3.
当西方历史学在希罗多德笔下诞生的时候,尚不具有完全的自觉意识,社会现实对历史学的要求以及历史学因而承担的社会功能,也就更直接地从希罗多德的著作中反映出来。基于这一前提,本文通过对希罗多德《历史》起源问题的分析,试图考察历史学与生俱来的某些特性。西方学者在该方向上进行的深入研究,本文也将特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我们借鉴仁钦道尔吉英雄史诗的母题分类方法,试图将南方创世史诗的母题分为:宇宙天地的形成、万物起源、人类的起源、洪水泛滥、兄妹成婚后继续繁衍人类等母题,还将人物形象分为:造物主、圆形的诞生体、灾后兄妹形象、人类分家后的民族形象等。最终使得人们能更深层次地了解南方创世史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Drawing on the psychoanalytical theory of Jacques Lacan, rhetorical scholars can delineate between subversive and conservative comedy—conceived not in terms of genre but as modes of subjectivity articulation that produce perspectival shifts within a given symbolic configuration—in ways that allow us to theorize, and to possibly map, the production of an active critical subject. I analyze two visual political interventions—a graffiti artwork and a 3D animated projection—onto the façade of the contested Monument to the Soviet Army in Sofia, Bulgaria. The interventions' rhetorical potential hinges on the dialogic deployment of subversive and conservative burlesque and of the epic. To delineate between subversive burlesque, which entails identification with rupture or the irreducible antagonism constitutive of any social-discursive formation, and conservative burlesque, for which rupture only serves to reaffirm an ideologically assured identity, I draw on Alenka Zupan?i?'s typology of comedy. The subversive burlesque can open space for agency and social critique by short-circui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versal and the particular elements in a given ideological formation, while the conservative burlesque and the epic leave that relationship intact.  相似文献   
6.
《荷马史诗》中多处出现了有关鸟迹的描写。本文将通过对《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中鸟迹的简要梳理和比较分析,推断荷马在其中投注的创作意图及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7.
崔嵬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3):106-108
《忒拜之歌》这个已经几乎失传的文字与同为史诗的《荷马史诗》有明显的差别,从这些差别中,可以分析出《荷马史诗》之所以流传千古的真正原因所在,也可以看到一部影响西方文明的经典作品内在的分量,即《荷马史诗》注重创作题材与"人"的关联性,让就算时隔千年的读者,也能从中仿佛看到自己的影子,而这正是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提到的一条创作原则,也与"诗可以兴"的古训不谋而合,为我们呈现了经典之为经典的一项重要的诗性智慧所在。  相似文献   
8.
夜郎故国——彝族英雄史诗的圣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彝族的英雄史诗都产生于贵州这片夜郎故国的土地上。《铜鼓王》中有用铜鼓作为葬具埋葬彝族古代首领的记载,这在其它彝族经籍《禳占星解经》等中的记载相符,并且与贵州省赫章县可乐考古发现的"铜鼓套头葬"式相互印证了夜郎与彝族先民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玛纳斯》史诗是柯尔克孜族(Kirghiz/Kyrgyz)人民以口头形式世代相传英雄史诗杰作。从19世纪以来,《玛纳斯》史诗的多学科价值就得到各国学者们的充分肯定和深入挖掘。它作为柯尔克孜族人民各种艺术形式的源头活水,其文化艺术的再生能力不仅体现在它的活形态演唱当中,也存在于其深厚的而丰富的内容,与其相关联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观当中。与这些相关联的历史遗迹、民俗文化活动早已经形成了《玛纳斯》史诗特有的广阔历史文化空间,而这些历史文化空间成为口头史诗文化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玛纳斯》史诗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玛纳斯》史诗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开始得以逐步激活,相关遗迹已经开始实施许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果要想真正激活《玛纳斯》所蕴含的深厚文化传统,全面弘扬《玛纳斯》史诗文化,更好地保护《玛纳斯》史诗,最终将《玛纳斯》史诗打造成一个文化大品牌,既让它发挥本身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又让它为旅游文化开发带来经济效益。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有一种宏大的设想和大胆的思路,用一种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加强这部优秀口头遗产的生命力,为它的传播和保存提供便利,让它弥足珍贵的文化价值发扬光大,真正成为人类文化的永恒代表作。  相似文献   
10.
《格萨尔王》开拓了史诗小说的表现空间,可以称之为一部新史诗小说。它将世俗性与神性,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结合为一体,将欲望的日常生活化与宗教的拯救意识糅合为一体,从独特的角度处理了格萨尔王这样的史诗题材,并试图找寻摆脱后现代语境中人类生存困境的途径。小说中的人物执着地追寻生命的意义和寻找战胜欲望之魔的力量,也让我们在这个日益物质化的时代,感受到遥远的神性召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