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教育   9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顺天为首善之区,顺天乡试出题不同于其他乡试,第一场考试的题目通常为皇帝亲自出题,第二、三场考题也需呈请皇帝过目,以示皇帝对顺天乡试的重视,以此加强考试的权威性和威慑力,这是其区别于其他省乡试的最大特点。此外,由于顺天位于全国的政治中心,通常对于国家的政要大事比较敏感,因此顺天乡试的策论考题具有时政性、前沿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袁行霈先生主编之《中国文学史》认为,杜甫在长安时期“立登要路,致君尧舜”的理想就已经破灭。然而,大量诗证说明:杜甫“致君尧舜”的理想一直没有破灭,其致君之努力直至终老。  相似文献   
3.
刘亨 《体育科研》2019,(1):30-35
江湾体育场是上海市五角场地区的一个地标性建筑,它在1935年建成之后的八十多年中,对上海市民的体育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申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沪上最知名甚至是全国知名的报纸,它所刊登的报道较能真实地还原当时上海的社会风貌。通过查阅《申报》关于江湾体育场筹备和建设的报道,调查江湾体育场建设的动因、进程和民众对于它的态度,重构上海及全国民众对于江湾体育场的历史记忆。研究发现:1934-1935年间,《申报》对江湾体育场的报道主要集中在筹备过程和落成之后,筹备过程中的报道主要围绕体育场的建设规划和前期准备等方面;落成之后,报道的内容转变为以对体育场的介绍为主。  相似文献   
4.
论柳宗元的“德治”与“民本”思想及其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宗元是唐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德治”“民本”思想,其源头是尧舜、孔孟之道.对儒学既有继承、扬弃。又有创造、发展,在中华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今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清初嵇永仁《与黄俞邰》书云“周计百使君司李南,读《才子书》,慕圣叹为人,遣使赍舟车之费,往迎之,对叹适有唐诗选,未赴也,就业已心许之,越明年,使君梦一人披发跣足,耸身案上,蒙面而泣曰“我圣叹也”,使君晨起,谓客曰:圣叹休也”遣使再至吴门,始知使君梦中之夕,即圣吧绝命之晨”,所涉金圣叹与周计百交往之事,近代俞樾已不知其祥,令人更均以荒诞怪异视之,其实“计百”为河南延津周令树之字,时任江西赣州府推官,其雅幕圣叹,可谓神交,两人交往实迹基本可考,由此还可推知,圣叹临终遗诗之三“东西南北海天疏,万里来寻圣叹书,圣叹只留书种在,累君青眼看何如”,当是向其托孤之作,在金圣叹生命后期,清高狂傲,才气英发的周令树乃是其重要友人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金庸的多部武侠小说中,反复出现一位英俊少侠被多位美貌、柔情的女子所包围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众星捧月”的爱情模式。这种模式的书写体现出金庸本人沉淀于心的传统男权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水浒传》传播史上,我们现在只能读到100回本和120回本,那可是曾经淘汰的版本。300余年盛行的一直是金本《水浒》。要解决《水浒》研究中一大堆令人尴尬的问题,就得深入研究《水浒传》传播史,尊从图书传播规律,改变人为阻碍金本《水浒》传播的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8.
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表明孝悌之道是尧舜以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考古代文献,我们不难发现:尧舜时期已有孝悌萌芽,夏代有忠德流行,商代则是悌道大盛,周人比较全面地形成了孝悌风俗,这些都是孔子系统孝悌思想形成的历史资源。孟子说孔子乃"集大成"者,其于孝悌思想亦然。  相似文献   
9.
元顺帝时期,在推行汉法、大兴文治的过程中,重视对士人政策的革新与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恢复科举,持续不辍;兴举学校,造育人才;选拔贤才,崇儒优士。这些政策显著提升了士人、尤其是汉族士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对于促进蒙元的汉化进程和维系元末政权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族群等级观念、政治格局诸因素的影响,其间又存在民族歧视、重吏轻儒、科举不公等不足。  相似文献   
10.
邵冠祥(1916—1937),江苏宜兴人.抗战前在天津求学.因组织进步青年文学社团,出版刊物,宣传抗日救亡,被日本帝国主义者绑架杀害,时年21岁,所著有《风沙夜》、《白河》、《晚集》三部诗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