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的自我意识理论在自我意识问题史上具有枢纽地位,本文通过探讨那些围绕自我意识展开的相关问题来论证,康德的理论哲学将自我区分为逻辑自我、现象自我和本体自我,但它们不是三个自我,而只是看待自我的三重观点;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三重化自我的学说,在近代哲学史关于自我问题的探讨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My task in this paper is to demonstrate, contra Nel Noddings, that Kantian ethics does not have an expectation of treating those closest to one the same as one would a stranger. In fact, Kantian ethics has what I would consider a robust statement of how it is that those around us come to figure prominent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one's ethics. To push the point even further, I argue that Kantian ethics has an even stronger claim to treating those closest to oneself as imperative than Noddings and sentiment-based ethical theory in general, proposes.  相似文献   
3.
康德哲学的目的论理论在传统认识判断领域中切出一块 ,划归价值判断领地 ,并为两者的职能划界 ,同时把哲学独断命题从认识判断中剥离出来 ,划归价值判断 ,进而避免因哲学史上长期误用认识判断越界处理价值判断对象而造成的哲学独断 ,使两类判断之命题构成的二律背反成为假象 ,通过目的论原理过渡到价值判断 ,从而最终完成哲学判断的任  相似文献   
4.
在康德美学中,审美自由以自由感的形式出现。自由感为自然人向自由人的过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为先验自由和实践自由在心理经验层面上的实在性提供了一个感性的基础。自由感作为审美情感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康德以前都有着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不过,是康德第一次提升了自由感的理论内涵。自由感是指人们在审美经验中体会到的自由愉悦,但又与感官的快感和道德感不同,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即与客体对象实际存在无关的无利害感。这种无利害的自由感在康德美学中有着自己特定的内涵:知性和想像力的自由游戏和天才的自由创造。  相似文献   
5.
“现象”是康德建构认识论的核心范畴,有着特殊的规定性,在这特殊的规定性中蕴含着对认识中主体性的肯定。在“现象”的生成过程中,康德更是处处彰显着认识中的主体性。康德在其“现象”说中所凸显出来的认识中的主体性,对于我们在现代探究人的认识过程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学再思考     
《娄底师专学报》2006,(5):69-72
审美根本不是自治的,它连接着更大的社会基座,我们需要一种情境性与连续性关学,这是一种描述性的而非规定性的理论,它认识到并拓展了与审美经验的联系,而且呼唤我们作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全身心的介入。  相似文献   
7.
尚晗之  金明鸥 《科教文汇》2014,(29):227-228
从康德义务论的角度针对动物保护志愿者拦车救狗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志愿者的这种行为不符合康德的善良意志,并且违反了绝对命令,是不道德的行为。志愿者应采取合法的方式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8.
My task in this paper is to demonstrate, contra Nel Noddings, that Kantian ethics does not have an expectation of treating those closest to one the same as one would a stranger. In fact, Kantian ethics has what I would consider a robust statement of how it is that those around us come to figure prominent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one's ethics. To push the point even further, I argue that Kantian ethics has an even stronger claim to treating those closest to oneself as imperative than Noddings and sentiment‐based ethical theory in general, proposes.  相似文献   
9.
"审丑"可能源于经验变动造成的交错感。康德美学为后天经验敞开了大门,使"审丑"成为后天经验的斗争场。19世纪以波德莱尔为代表的颓废诗学对传统意义的审美进行了"倒转",这恰恰佐证了康德所谓必须预设的"共通感"是可以随经验的变动而变动的。对审美经验史的研究,应采取建构主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当代的美学建设、理论进展,大体上是在康德“三分结构”(真-美-善/知-情-意)的逻辑框架中运转。这局限于纯“逻辑方式”,而缺乏“历史方式”的考察。其实康德在《宇宙发展史概论》中就从宇宙到人“生成”的高度和全局性,考察了人的理智和情感及其不可言说的关系。他把“理智”与“情感”和谐发展的能力定名为“判断力”(近似诗性智慧)。相对于康德对“真”(知)与“善”(意/道德)的研究,即宋儒倡明的“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问题,中国哲人对此问题的探索有独到的慧识与久远的传统。对“美”的追踪与诠释,最佳的途径是打通通向“诗性智慧”原点的途径。从“美”回到“诗性智慧”,是哲学还原(回乡之路);从“诗性智慧”到三分结构中的“美”,是历史走向逻辑(一种升华与内化)。美学(或审美能力)不应该再是“谜样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