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劳作学校”出现于19世纪末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的教育探索和改革中。它是在实施义务教育的国民学校中,在不偏废普通文化知识传授和人文素养精神陶冶的基础上,渗透劳作教育的内容,把与生活有关的实践活动和实际操作的手工技巧纳入不同年级学生的课堂中,改革教学方法,调整学校培养目标,最终达到强化职业教育,以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乔治.凯兴斯泰纳被誉为德国“职业学校之父”。他的职业教育是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重要途径的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凯兴斯泰纳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职业教育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其劳作教育思想不仅对德国,而且对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在职业教育的地位功能、劳作学校的培养目标、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相互关系、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深刻论述,对我们今天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职业责任感是目前职校学生身上极为缺乏的,且为越来越多的企业人士所积极呼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思想的介绍,来分析在当前职校中引入劳作学校思想是否有实现的价值,是否对树立职校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有意义,并且讨论了这一思想在职校中究竟应该如何去实现,最后提出了有效实施这一思想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Discussions about the what, the when and the how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chools deal in German-speaking countries with the term Lehrplan, while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discuss similar topics with the term curriculum. Yet, these two terms are not just exchangeable terms in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but imply also two different styles of reasoning or two different modes of thinking. By the examples of a Lehrplan designed by Georg Kerschensteiner for the Munich school in 1899 and two different Lehrpläne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in the Swiss canton of Zurich, one from 1905, the other just currently being implemented,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question, what is being studied, when the notion of Lehrplan defines the research focus. Against this backdrop the paper askes in a concluding chapter, what can be gained by guiding research by the Anglo-Saxon notion and tradition of curriculum history and if and how comparative research is possible, regarding the tight coupling of language and concepts.  相似文献   
6.
凯兴斯泰纳的教师教育思想是实现其国民教育与劳作教育制度的基础。其教师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教育者的定义、师魂的塑造、师魂的特征与教师的培养四个部分。培养教师的过程也是塑造师魂的过程,因此师魂的塑造是教师教育与培训的核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