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7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蕊夫人在宫词创作方面风格独特,她继承了前人的宫词创作方法与经验,在内容方面更丰富:她从钓鱼、赏花、打马球等来写宫廷娱乐;从宫女游园、嬉戏、扑蜻蜓等方面描宫女情态;在形式上铺陈直叙,用白描手法生动细腻地写出宫廷生活的丰富多彩;语言上清新朴素,是纯粹的心灵抒发,花蕊夫人宫词往往从自己真实的感觉出发,真挚抒写自我的感情,深情款款、真切动人。  相似文献   
2.
劳伦斯作为矿冶作家的身份常常被人忽视。其实作为矿冶作家,他的小说中蕴含着许多矿冶文化因子。文章以他最后一部凝聚毕生心血的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为例,分析劳伦斯对矿工、矿场主的描写,对劳资双方之间紧张对立关系的揭露。一部矿冶文化史也是一部人性斗争史,矿冶文明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人性较量。从矿冶文化的视角细读劳伦斯的矿冶小说,有助于丰富对矿冶文学文体特征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皮格马利翁》(1914)是英国戏剧家萧伯纳(1856-1961)的作品,而根据这一戏剧改编的电影《窈窕淑女》(1964)也受到了广泛好评。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可以彰显两部作品的不同点及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叙事技巧、情景刻画和人物塑造是两个文本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方面。其中,叙事技巧包括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和音乐效果三部分;情景刻画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场景:赛马场、花园舞会和结尾;人物塑造主要分析了伊莉莎、伊莉莎的父亲以及克拉拉的母亲。通过比较,一方面使读者加深对原著的理解,另一方面让观众重温这部经典电影作品,提高对电影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4.
宗国倾覆,女子思归,《载驰》一诗的解说历来众说纷纭。《毛序》认为:夫人并未归卫,诗为设想之辞。然从东汉经学家服虔开始,诗坛有了别样的声音,他认为夫人"竟往卫也"。此后,朱熹、王先谦等学者都遵循服说而驳斥《毛序》。我们通过对字词新解——奠定感情基调;史料分析——驳"我所之";社会背景——礼制与情感的冲突这三个方面的分析,重申《毛序》说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倩女离魂》与《桃源三访》分属于元明时期两部爱情名剧。试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剧本的主题和内容所呈现的爱情观及张倩女与王文举、叶蓁儿与崔护体现的爱情理想作以分析。以便我们深刻理解作品的审美价值以及作家的审美理想,进一步阐释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6.
亨利?詹姆斯在小说创作中常常放弃复杂的文字表达,追求无言的理想描述,大量的空白、沉寂构成其作品的艺术特色.沉寂内涵丰富而深邃,能展现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心理意识.空无隐含着幽深的意境,沉默潜藏着巨大的效能.《一位女士的画像》这部力作正是詹姆斯空白、沉寂和未言“另类语言”艺术的最佳佐证.  相似文献   
7.
弗吉尼亚·伍尔夫以意识流的手法、人类中心主义与父权制战争的视角对女性与自然、女性与世界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以达洛维夫人的一天作为叙事背景,详细叙述了一天内浓缩的一个女人的一生,通过达洛维夫人在三十年中的妥协与挣扎,从而唤醒女性意识的存在。丁玲女士继鲁迅先生塑造的子君这个具有悲剧命运的知识分子后,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莎菲女士的一生,并通过这个形象体现其灵与肉的挣扎,使女性意识得以苏醒。无论是伍尔夫塑造的达洛维夫人还是丁玲塑造的莎菲女士,均是女性悲剧角色的存在,亦均具有女性解放的含义。本文通过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与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人物进行对比,从而对两部作品中的女性主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西厢记》中的崔夫人不仅仅是个封建礼教的卫道者,作为一位普通的母亲,在她身上更能体现出来的是慈母的人性美。礼教与现实将她置于两难选择境地当中,她却试图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点,从而也使她的形象更为丰富、逼真。  相似文献   
9.
《雨巷》的意象既饱含着民族文化的意蕴,又饱含着现代人的思想情感;既具有古典美,又具有现代性。其艺术魅力在于现代意识的表现与古典诗词原型意象的创化运用有机结合,达到了不露痕迹的纯熟境地。  相似文献   
10.
兴庆宫是唐玄宗李隆基处理朝政和供皇家游宴的宫宛 ,李隆基的一生基本上是在这里度过的。本文通过兴庆宫的兴衰演变 ,对唐玄宗一生的是非功过做了简要的论述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