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327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54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良是家有万金的韩国贵族公子,国灭家破后为报仇,曹募壮士刺杀秦始皇.失败后读兵书交豪杰,终成为反秦农民军小首领。投靠刘邦后.他在刘邦率军西进灭秦中出谋划策,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鸿门宴”中他机智多谋,保护了刘邦的生命。他又送汉王赴南郑,途中献计而返,为汉王的东进做准备。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以降,现代性遭遇中国。在思潮涌动、文化昂进之时代,乡村文化渐趋成为思想家关注之焦点。洪仁玕重视改造乡村农民文化观念;严复划群己界限,倡言发展国民个体的“德”“智”“体”三方面基本素质;梁漱溟在理论和实践上开乡村建设一新局面,希冀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他们似乎都看到了问题,但没有找到解决的钥匙。  相似文献   
3.
苏轼与两位山东名士的交游,现存的资料不多。本文讨论了他们交游的情况,收寻材料不遗余力,对苏轼研究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从研究论文年度分布、研究主体、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了1949-2004年有关梁启超图书馆学思想与实践的研究,分析了现有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结合图书馆工作实践,浅谈学习《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的体会,并对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6.
苏轼是北宋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一生沉浮于宦海 ,出入于儒释道 ,纵横于诗文词的创作 ,处处以“随”这一人生哲学平衡自己的心理 ,保持自己的存在。可以说“随”是其坎坷人生的心理暗示 ,是其出入儒释道的哲理反思 ,是其文学创作的成功经验 ,研究苏轼时 ,如果抓住了这个“随”也就摸到了苏轼文心跳动的节律。  相似文献   
7.
梁实秋散文大致可分为:"雅舍"精神内核自述,世相人情、社会风尚的描摹,对旧情往事及昔人的追述,托物言志、感物抒怀之作,对故土风物的追述和反刍等五种类型,这些散文集中反映了梁实秋散文"闲适雅淡"、"幽默风趣,寓庄于谐;言简意深,雅致醇厚,讲究文调;引经据典,广征博引"的散文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由此铸就了梁实秋饮誉文坛的散文大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梁宗岱是20世纪30年代重要的诗歌理论家,他以融通中西的平等眼光撰写了大量成熟的比较诗学论文,对中西诗学进行了微观而深入的比较,分析论述精细严密,并且专注于诗歌艺术的探讨,对我国新诗建设有着独到的理论建树,特色鲜明。梁宗岱对中西比较诗学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中西比较诗学的前学科时期具有相当的地位,对中西比较诗学建设作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9.
苏轼兄弟手足情深,成为千古称美的文学佳话。然而,这种深厚的情谊并不是以二人的种种相同特质为表现形式的,在他们性情气质、文学个性、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实际存在着最重要的异质异貌特征,恰是这些“和而不同”的独特风貌,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与文学生涯中,取得了适合自身个性发展和他人无法取代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梁漱溟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上 ,以形而上学的方法 ,由人生探求人心 ,涉及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的实质及人类心理的基本特征等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问题。他使扬弃了哲学的心理研究 ,重新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人类心理问题 ,是对我国心理学发展阶段的重要补阙 ,并在研究对象及方法论上给心理学研究以重要启示 ,闪耀着心理学的哲学之光 ,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心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