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明代中后期以来,在珠江三角洲地域社会变迁与珠玑移民南迁故事的演绎进程中,良溪地方精英成功运用民间社会广泛认可和实践的文化策略来建构自身的祖先记忆与社区记忆。良溪的“圣地化”,是在充满文化竞争和文化权势博弈的过程中逐步发展、逐步为地域社会所广泛认可的文化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江门棠下镇良溪村,是广东省首批命名的“广东古村落”之一。古良溪村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海洋文化传播的重要中转站,其极富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五邑侨乡其他地区小同大异,主要有元宵节“拥(抢)花炮”、喜庆日舞火龙、清明节扫墓祭祖、梁真君忌日拜祭、百年罗氏柑普茶等等。  相似文献   
3.
良溪罗氏宗族遗存下的乡土文献和历史遗迹,为细致微观地考察罗贵形象的建构在地方社会中的社会文化意义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视角。从良溪罗氏宗族自身的叙述出发,可剖析良溪罗氏祖先记忆与乡土历史的建构过程,探讨其在良溪地方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具有的不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借鉴意象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可深入研究江门良溪古村落的意象特性,包括环境意象、景观意象、生态意象、宗族意象、宗教意象、防御意象以及风水意象等。良溪古村落的景观保护与开发,也应基于其意象特性而采取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传统社会的地方政府文献,是研究古代乡村和家族文化的重要依据。从《新会县志》看,政府主导的良溪古村所在棠下盆地的开发,至迟在明初就启动了;良溪古村和家族被政府重视,始于清初康熙年间;到晚清,良溪古村几成“圣地”。一个家族居然拥有如此重要的文化地位,这是很值得注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从《五部堂碑记》看,良溪作为“堡”在明末清初的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乾隆时以神庙为中心的社会秩序逐步转向以宗族为中心;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分化,嘉庆时良溪已至少有33个会堂组织;面对地方动乱,宗族和村庄开始强化秩序整合,良溪罗氏由此扩大了自身影响,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