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和刘攽的《中山诗话》均为北宋较早出现的诗话著作,两人都于作品中粗略地表达了自己的诗学主张.论文从两者对诗歌创作的首要关注点、对待西昆浮艳风气的态度、关于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关于诗歌之"病"等四点对两部诗话的诗论主张进行比较,以便洞悉欧阳修和刘攽的主要诗论侧重点所在;同时对两部诗话部分观点相似的现象作出一定的解释,从而增进对北宋初期诗话创作情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毛诗序》“六义”解——善阁读《诗》记(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义"是毛公借用<周礼>中"六诗"的旧瓶装的"六义"的新酒,它们的区别是: "六诗"是太师教乐工对诗歌的歌唱演奏技巧,而"六义"是作者对诗歌创作理论的创见.毛公"六义"中的兴包含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比和兴,也就是比喻和象征.毛公在解释<大雅·皇矣>中的比说, "择善而从日比",应用到诗歌创作上就是选材.赋实际上就是要作者作诗推行教化. "六义"是毛公用儒家思想总结的诗歌创作理论,虽然还幼稚,还不完善,但为我国传统诗歌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这里从东西方的比较中,初探了中国古代美学思维的悟性特征:直观性、会意性、不可离析性。并从作为基因的《周易》、后来的教育实践、以及艺术主张等方面分析了悟性思维品格的形成。同时,分析了悟性思维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及评价。  相似文献   
4.
"作意好奇"揭示了唐传奇作家主体意识的觉醒,反映了小说创作中引进想象、虚构等文学手段来布置符号、事件,以从中获得幻想的乐趣为意指,最终达到文本奇幻的阅读效果。唐传奇叙述中时间反差模式的运用集中反映了其"作意好奇"的特点,而《柳毅传》中的不同生命体的时间反差作为唐传奇中最为奇特的一类时间反差模式更是对"作意好奇"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芥川龙之介对"桃太郎"故事的改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芥川龙之介创作于1924年的小说《桃太郎》对日本民间故事“桃太郎”进行了创造性改写,他将桃太郎讨伐“鬼岛”的行为视为侵略,辛辣讽刺了桃太郎们的强盗思想,这一改写颠覆了“桃太郎”原本所颂扬的武士道精神,表现出对当时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倾向的敏感和批判。最早批判“桃太郎”故事的中国学者章太炎对芥川的改写起了启导作用。中国现代作家谢六逸按照日本“桃太郎”故事原型的译介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芥川批判性改写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六乙执导的舞台剧《安提戈涅》在剧本上表现出对索福克勒斯原著的绝对尊重,同时用极端简化的舞台形式、强化仪式感和形式感的实验性表演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通过这种改编,舞台剧隐去了原著中的命运元素,全剧核心从安提戈涅代表的神性转变为以克瑞翁为代表的人性,围绕着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的矛盾,成功地将经典古希腊命运悲剧演绎成为一出现代存在主义悲剧.  相似文献   
7.
《六一诗话》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颍州是欧阳修热爱的地方 ,欧阳修曾在颍州组织和参与了一些文学活动 ,其自号“六一居士”也是从颍州开始的 ,这也促进了《六一诗话》的产生。西昆诗人创作的众多杂史 ,给《六一诗话》的产生提供了文体条件 ;而西昆诗人和西昆诗歌本身也成了《六一诗话》的重要内容。从欧阳修本人的创作经历看 ,他先后著有《杂书》和《归田录》两部杂史 ,《六一诗话》正是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马其昶有桐城派古文“殿军”的美誉,其文深受林纾、陈宝琛、章太炎等遗老或激进思想家的推崇。其古文多抒发身处易代之际的哀婉、感伤之情,又善言情,出之以六一风神,能尽俗且多施博喻,故而有较强的感染力。林纾等人推举其为当时第一作手.并非虚誉。  相似文献   
9.
谢六逸是贵州近代著名的新闻学家、编辑学家,对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创办编辑了很多进步文艺刊物,并在贵阳文通书局编辑出版了许多抗日书籍,对抗日文化进行广泛的宣传,让贵州乃至西南的军民了解战争前线的情况,激励贵州军民支援抗战,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毛诗正义》对汉魏晋南北朝的《诗》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详细的阐释,其对"四始"和"六义"的再阐释值得关注。虽然其阐释体现出或多或少的文学观念,但最根本的还是通过它来引申阐发唐儒的政教《诗》学观,以求凸显政治教化的儒家思想以服务于唐王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