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幕末、明治时代,日本已经开始侵略中国,各种各样的侵华思想不断问世,成为其侵略行动的战略指导和精神支柱。这时的侵华思想以大陆政策为核心和主线,以“神国”理念和民族优越论为特征,是封建扩张主义、殖民主义和民族狂妄主义的混合物,对后来日本大规模的侵华思想理论的泛滥和行动的推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俊 《科教文汇》2012,(4):27-28
对话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完整学习体系的一部分.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学习是“构筑世界”、“构筑伙伴”、“构筑自身”三位一体的对话性实践,提供了构筑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基于佐藤学的对话学习理论建设小型学习共同体.小型学习共同体具有社会强化、信息交流两个基本功能.小型学习共同体能够有效地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对自身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佐藤学教学思想的形成受到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念以及尼尔·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的深刻影响。其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对话学习的三位一体论、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创造、相互倾听、合作探究、“学习共同体”思想等。从理念、内容、范式、途径、方法、策略、风格七个不同方面探析佐藤学教学思想的当代价值,旨在为当前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曾被人称为“中国的佐滕春夫”。郁达夫最崇拜的日本作家佐滕春夫在创作上对郁达夫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他的“私小说”《田园的忧郁》,然而由于生活环境等的不同,郁达夫的作品与佐藤春夫的作品有本质的区别,透过一样的自我暴露和抒情式的表现手法表面,我们看到的是郁达夫作品中严峻的现实感和深刻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5.
佐藤学学习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言 《教育科学》2007,23(1):83-87
日本正从产业社会向后产业社会急剧迈进,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前所未有的凸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整个日本社会,学习正面临着虚无主义的巨大危机。佐藤学的学习理论于是应运而生。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习概念的重新界定,二是对学习现状的批判,三是提出改革学习实践的构想。这一学习理论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contributions to the ethic and practice of cosmopolitanism by Japanese educators Makiguchi Tsunesaburo, Toda Josei and, most significantly, Ikeda Daisaku. Collectively, they are “the philosophers of the Soka movement” that Rizvi and Choo refer to in their call for a special issue on “Asian cosmopolitanism.” The article advances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Soka movement for cosmopolitanism in two ways. First, it traces the genealogy and thought informing the Soka movement and then examines the substance of each progenitor’s contributions to cosmopolitanism from historical and linguistic perspectives. The author pays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inclusion of courage and faith in Ikeda’s framework and also addresses important translational insights invisible to those not fluent in Japanese. Second, the author analyzes today’s Soka movement for cosmopolitanism in education and in the Soka Gakkai International. This section draws on Sato Masaru’s views of the Soka movement and presents concrete examples of how Ikeda’s perspective of global citizenship is understood and actualized curricularly in the U.S. context.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