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98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58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族生成哲学是在与巫教文化的斗争中产生 ,并在巫教文化的掩饰下生存的 ;它的基本思想是“三位一体”论和“一分为三”论。  相似文献   
2.
美声唱法分为“靠前”与“靠后”两大学派。“靠前唱法”强调声音的明亮、靠前、打在硬口盖上.集中于面孔前部(鼻腔、面罩)部位;“靠后唱法”则强调声音的厚度、力度、喉腔开度大,音的立体柱状感及音的落点感受较深。它们有机结和点在于声音的明亮集中、圆润、丰满,两派是互补的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抗战军兴,国民党的统治重心由东南沿海逐渐向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西北地区转移,如何发展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如何处理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凝聚各民族的力量支持抗战,成为当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贵州处于西南地区中部,地理位置重要,而苗族在贵州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发展贵州苗族地区社会经济问题,在西南地区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教育的作用在战时更为突出,发展苗族特种教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就抗战时期贵州苗族特种初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特点、成效作一探讨,以期对今天的少数民族教育有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许多调查与研究表明,母语负迁移是我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已有的母语知识对目的语学习的负面影响成了困扰学习者取得预期效果的极大障碍,教师对此也感到非常棘手。本文利用学生的习作作为真实的中介语语料,从中找出源于母语负迁移的语误实例并进行分类和总结,对导致各类语误的成因一一作了分析,并就怎样避免此类语误给出了必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邵阳(南路)话中不但存在着壮语底层,也存在苗瑶语底层。邵阳话中蛮越语底层的主要表现是“汉蛮合璧词”,很难用汉语方言与民语之间的词汇借用来解释。现在的邵阳南路已经没有苗族或瑶族村寨,上述现象一般应是民族融合的结果。由此推论:1.邵阳话由一种古代汉语方言和某种蛮越语融合而成,而且这种蛮越语是后来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的祖语。2.史料证明:公元11世纪末期,以章悖“开梅山”的活动为标志,古梅山地区(今资江流域)进入了汉蛮融合的历史时期。邵阳话大概于此时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6.
围绕苗族刺绣和当代油画用色进行比较研究,旨在进一步认识和挖掘民族艺术精华,对进一步繁荣民族艺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苗族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文化的载体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苗族体育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挑战。采用文献资料、田“调查、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麻阳苗族自治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走访。结果表明,该地区苗族体育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历史、地理、人文、社会等诸多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引起反思并提出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旅游、与现代体育相结合、培养新形势下人才队伍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入手,结合教学中收集的学生作文中典型语篇特点来分析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母语思维模式的负迁移现象,从而引起教师及英语学习者对写作中思维模式转换的重视,并促进英语写作教学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在《晋书音义》的音系中,舌音中的舌头、舌上两组声母的分化情况是:端、知不分,仍为一个声母——端母,透、彻彻底分化,是两个声母;定、澄彻底分化,是两个声母;泥、娘不分,仍是一个声母——泥母。对于学术界有关这一问题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不同说法,本文作了辨正。  相似文献   
10.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likelihood of a TAME (extend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 which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computer self-efficacy, perceived usefulness, intention to use and self-reported use of computer-mediated technology were tested. In addition, the gender- and age-invariant of its causal structure were evaluated.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a self-reported questionnaire administered to 477 administrative staff of a public university in Malaysia. The result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upported the adequacy of TAME. Although the TAME's causal structure was applicable to both male and female staff, age group appeared to moderate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inter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