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崇明派琵琶曲"瀛州古调"起源、《瀛洲古调》琵琶谱的形成及《瀛洲古调》各版本曲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瀛洲古调》琵琶谱的传承与发展的轨迹,进而揭示崇明派琵琶各传人在对《瀛洲古调》继承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演奏风格与特点.崇明派琵琶音乐美学观点已成为当今琵琶文曲演奏的基本审美理念,说明了崇明派琵琶的各传人以及当代琵琶演奏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瀛洲古调.这不仅仅是崇明派琵琶的进步,同时也是对琵琶艺术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琵琶"、"枇杷"、"批把"、"鼙婆"等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汇在文献典籍中经常产生混用现象,被当作"错别字"处理,但溯源寻踪,从文字、音韵等角度探求古音、古韵,却不难发现它们并非偶然混用或误用,其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古代汉语发展演变的历史角度,结合古代乐器发展史和古代农业发展历程,深入分析"琵琶"、"枇杷"、"批把"、"鼙婆"语汇之间字形、语音、语义关系,从而考究这几个语词产生混用现象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3.
月亮在古诗中一直有着特殊的地位,月亮的意象往往寄托着诗人的情感,而在西方世界,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古诗英译中,保留月亮的意象与连贯是译者的挑战。《琵琶行》的英译,是对原诗中“月”的复现关系与月亮意象连贯的重构,更是诗人情感的映射。  相似文献   
4.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诗句"轻拢慢撚抹复挑"涉及了当时琵琶的弹奏方法.它引出了今天学者们观点迥异的解释.全文通过大量史料的分析与比较,得出拢、撚、抹、挑分别是唐代琵琶左手和右手的演奏技法术语:拢与撚,是左手指按弦与揉弦的动作;抹与挑在唐代的四弦琵琶上是右手的拨奏动作.  相似文献   
5.
~~梁简文帝《经琵琶峡》诗发微@林大志$河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河北保定071002~~~~~~  相似文献   
6.
及物性系统本来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概念功能范畴内的一个子系统,但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是息息相关的。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所包含的六类过程在特定语篇内的分布特点就能体现出该语篇的语篇特征从而具有语篇构建功能。本文选取的四类尚重侗族琵琶歌所表达的意义及各自社会功能决定了及物性系统在它们中的不同表现,这种表现体现了它们语篇特征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敦煌壁画凝聚了整个敦煌文化艺术最精华的部分.一座座沉睡千年的石窟里,那千姿百态的“菩萨”“仙人”不仅仅是宗教艺术的遗存,也为我们刻画各个时代的舞蹈风貌提供了宝贵的舞蹈形象资料.本文试通过对敦煌舞剧目《反弹琵琶品》的表演实践,以演员创造角色过程的视角,分三个层次分析、总结其人物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8.
《琵琶记》中是非问句根据疑问程度可分为询问句、测度问句、反诘问句三类。是非询问句大多数使用疑问标记,即疑问语气词“么”、“那”、“乎”,其中近代汉语新兴的“么”用频最高。是非测度问句只使用近代汉语新兴的测度疑问副词“莫是”、“莫不”、“莫不是”、“敢”、“敢是”,句末不使用疑问语气词“么”。是非反诘问句大多数使用疑问标记,即近代汉语新兴的反诘副词“终不然”、“难道”及古已有之的反诘副词“岂”、“可”。《琵琶记》中还有一类特殊的是非问句,属于句式糅合现象,其是由是非询问句与否定陈述句糅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9.
元代著名南戏作品《琵琶记》,以其对民间故事的成功改编,悲剧结构的成功设置,甚至是在情节上明显的疏漏,制造了一出较为典型的悲剧。文章分析了剧本改编的意义,双线结构的特点,并认为其结构的缺失之处在于,在本剧的后面部分关目中,以由“悲”转“喜”的大团圆结局对其悲剧性有一定意义上的消解。  相似文献   
10.
《琵琶记》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蔡伯喈形象,这个形象有着二重性格,是聪明与无能、善良与软弱和仁爱与势利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