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对泉州地区的九节木果实红色素进行提取,并对常见影响因素的几种水平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九节木果实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其结果是:以丙酮为提取剂,温度为65℃,配料比为1∶10,pH值为5.0,浸提时间为4 h.该色素可能是类胡萝卜类色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凤尾草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件。方法:采用酶水解法提取凤尾草多糖,在缓冲溶液用量、p H、时间、温度、以及酶的浓度这五个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探究最佳复合酶的配比,并对各因素进行二项式拟合,应用效应面法优化凤尾草多糖的提取条件。结果:凤尾草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缓冲溶液量为凤尾草质量的21.81倍,p H为4.71,时间为2.0 h,温度为48.88℃,纤维素酶用量为凤尾草质量的0.30%,果胶酶用量为凤尾草质量的0.40%,木瓜蛋白酶量是凤尾草质量的0.30%。结论:此方法提取的凤尾草多糖含量为10.43%。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鬼箭锦鸡儿总黄酮最佳提取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物,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显示,藏药鬼箭锦鸡儿总黄酮平均含量5.32%(RSD=1.52%,n=5)。  相似文献   
4.
南瓜种子的催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河沙、园土、珍珠岩、泥炭土对砧木用南瓜籽萌芽的影响,泥炭土较为理想。剥皮、浸泡处理均可提高南瓜籽萌芽率,二者结合处理能显著促进萌芽。种子浸泡24h后,经50mg·L-1的GA处理,可提高种子萌芽率和整齐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凤尾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分钟)和料液比(倍数)为自变量,以凤尾草中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量,利用线性多元回归和拟合二项式方程对自变量不同因素水平进行预测,设计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最佳提取工艺,并预测分析结果。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3.7%,提取时间25.80min,液料比44.47倍。凤尾草总黄酮提取率预测值为1.831%,与实际值1.814%的偏差为-0.928%。结论:试验设计简便合理,稳定可行,可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6.
凤尾草多糖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选出一种比较准确、方便测定凤尾草多糖的方法。方法:通过热浸法提取凤尾草中多糖,采用蒽酮-硫酸法、苯酚-硫酸法两种方法进行含量测定比较。结果: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的稳定性实验RSD分别为1.56%和0.68%,精密度实验RSD分别为9.35%和2.28%,回收率平均值分别91.71%和99.23%。结论:苯酚-硫酸法具有稳定性好、精密度高,而且回收率实验也较为理想,是测定凤尾草多糖含量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模拟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对银脉凤尾蕨和阔叶鳞盖蕨含水量(RWC)、脯氨酸(Pro)、叶绿素(CHL)、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等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了。结果表明:银脉凤尾蕨自然干旱胁迫17天后开始萎蔫比阔叶鳞盖蕨耐胁迫天数长4天,其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减少速度比阔叶鳞盖缓慢,而游离脯氨酸上升速度均比阔叶鳞盖蕨快,叶银脉凤尾蕨CAT活性下降速度总体上比阔叶鳞盖蕨缓慢。因此,银脉凤尾蕨抗旱性比阔叶鳞盖蕨强。  相似文献   
8.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绵阳城区不同地点自然生长的蜈蚣草不同部位的Cd、Pb等五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土壤pH值为7.85-8.14,土壤Cd、Pb、Zn、Mn和Cu含量(单位:mg.kg-1)范围分别为8.5~241.1,69.9~301.6,81.3~224.2,358.3~447.7,109.1~138.7的条件下,该地蜈蚣草中Cd含量为13.2~-71.3 mg.kg-1,Pb为14.6~34.3 mg.kg-1,Zn为46.1~-81.4 mg.kg-1,Mn为31.6~74.0mg.kg-1,Cu为53.8~170.6 mg.kg-1,呈现出对重金属较大的富集潜力。蜈蚣草对五种元素的的富集系数顺序为Cd>Cu>Zn>Pb>Mn,蜈蚣草对Cd的最大富集系数在根部,为2.3。蜈蚣草对Cd和Zn的转移系数小于1,而对Pb、Cu、Mn的转移系数大于1,最大为3.2。本研究结果为利用本地蜈蚣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了新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