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整体上分析奎因的翻译哲学。奎因翻译哲学的主要贡献为:1) 从本体论上,论证了语言间的可译性;2) 从认识论上,论证了翻译标准的多元性,证明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翻译;3) 从方法论上, 探索了原始翻译的过程 奎因翻译哲学的局限性为:1) 行为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意义观;2) 由于分析的仅是原始翻译的特殊情况,奎因的语句类型难以界定,难以操作。  相似文献   
2.
三值逻辑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经典逻辑系统,蒯因对其持批评的态度。蒯因反对三值逻辑的原因有三:一是有些三值逻辑系统建立在错误认识之上;二是有些三值逻辑所关注的问题可以在经典逻辑中得到解决;三是有些三值逻辑系统的建立并不能解决其想解决的问题。蒯因所批评的仅是三值逻辑中违反排中律的部分系统,而非全部,这体现了蒯因关于逻辑真之观念。  相似文献   
3.
对于什么是本质主义,西方哲学界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见解。蒯因、维特根斯坦和波普等人为代表的主张反本质主义观点。作者阐述了本质主义对模态逻辑的影响以及和逻辑必然性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对一些观点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传统经济学的在实证研究中的科学性不足催生了实验经济学,其是通过引入可控制和可重复的实验室实验来研究经济学问题的学科。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强化了经济学对理论进行严格证伪检验的可能。从科学哲学的视角看,实验经济学的全部工作都在试图对“迪昂一奎因论题”做出有力的回应。实验经济学在技术层面上实现了对传统的计量检验的革命性超越,从而为在哲学层面上回复“迪昂一奎因论题”的挑战提供了实践基础。虽然实验经济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是由于经济学具有复杂的内部多样性,实验方法无法适用于全部的经济学领域。  相似文献   
5.
奎因翻译不确定性论题是针对传统的意义理论而提出,其直接原因是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指称的不可测知性,从哲学渊源来看,它是奎因自然主义语言观和行为主义意义观的必然结果。该论题看似如数学定理,却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完备性,对其进行解读和归纳有利于消除误读。  相似文献   
6.
根据蒯因论题"认识论成为心理学的一章",有些哲学家例如普特南等认为,自然化认识论拒斥了认识论的规范性问题,因而是纯粹描述性的。通过对蒯因文本严谨的解析,我们发现,自然化认识论并未抛弃规范性;相反,蒯因还有过建构理论的理想和实践,依然在探讨真理问题,还尝试建立科学预测的若干规范,等等。总之,自然化认识论仍然是规范的。  相似文献   
7.
陈波教授撰写的《奎因哲学研究》一书是中国第一本系统研究奎因哲学的专著。该书的突出特点在于 ,作者力图按照奎因哲学的内在逻辑 ,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加以考察 ,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观点。此外该书作者把奎因哲学放在大陆哲学这一背景下进行评价 ,也显新意迭出。书中在评述奎因哲学的同时 ,还表现了对中国学术事业的极大关切  相似文献   
8.
蒯因的真理观是蒯因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蒯因对真理和逻辑真理的讨论有力地批判了逻辑经验主义的真理观和语言学的逻辑真理理论,此讨论在哲学界影响很大。本文试图以蒯因原著为依据,以蒯因对真理和逻辑真理的探讨为中心,以蒯因真理观的来龙去脉和逻辑联系为线索,对蒯因真理观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9.
李玲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0):103-105
奎因在《词与物》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翻译的不确定性命题,他提出指称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不确定性将导致翻译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能说明翻译是不可为的。不确定性是翻译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试通过分析翻译不确定性的命题,从"第三文本"这一哲学角度探寻翻译不确定性的解决之道。"第三文本"有别于传统的翻译理论或策略,它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不同风格和水平的译作,最重要的在于为我们从哲学角度研究翻译的本质和翻译中存在的一些所谓的不可译现象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后期维特根斯坦深刻认识到任何单一的命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组成一个相互依赖的命题体系;一个命题唯有放在整个命题体系中才有认识论的意义,这一体系的整体性特征和功能构成了人类认知的基础。维特根斯坦的这种整体论思想与蒯因的整体论有诸多方面的相似,他们为共同解构传统的追求单一性、确定性和永恒性思维框架作出了贡献。但是,无论从思想取向还是从论证风格以及对知识标准的判定,二人又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