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林蛙休眠期呼吸代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修改的Kalabuhov-SKVortsov呼吸装置同时测定三龄生中国林蛙在休眠期三个不同阶段空中呼吸和水中呼吸摄氧量,并参考Clifford和Brick的方法测定了休眠期林蛙的CO 2排出量.结果表明,中国林蛙在休眠期主要靠皮肤呼吸,以水下呼吸为主;休眠中期皮肤摄氧量占总摄氧量的95%以上,皮肤呼吸在休眠期内保持恒定;CO2的呼出量随休眠的加深而减少,按摄氧量的摩尔数计算,休眠中期的CO2排出量为56%,处于休眠期的最低水平;CO2的排出量和摄氧量存在体重差异.  相似文献   
2.
经酵母汁、秋水仙素对甘肃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和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处理后,取骨髓细胞制作染色体标本,对其核型分别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华蟾蜍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2,由6对大型染色体和5对小型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简式为:2n=9m 2sm;中国林蛙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4,由5对大型染色体和7对小型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简式为:2n=5m 5sm 1st 1t。这可用于不同地域同类物种的鉴定和分类。  相似文献   
3.
对21种酚类化合物进行DFT-B3LYP/6-311G**水平全优化计算,据所得量子化学参数建立酚类化合物对日本长腿蛙蝌蚪24h急性毒性(24h-LC50)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对训练集样本经逐步多元回归分析(SMR)后,所建QSAR模型的相关系数R及去一法(LOO)交互检验复相关系数R2cv分别为0.967和0.882,用预测集样本进行了外部预测,所得外部预测样本复相关系数R2ext和外部预测集交互检验Qe2xt分别为0.988和0.960,表明所建立的QSAR方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模型结果表明:ELUMO愈负,化合物毒性愈强;分子疏水性参数logP较大时具有较大的脂溶性,化合物的毒性较大;极性愈大,毒性愈小。应用域(AD)表征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以应用于应用域内化合物的毒性预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牛蛙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2℃,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0-30℃.牛蛙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食性也不尽相同.当水温升到18℃以上时,牛蛙开始发情.牛蛙的产卵量与年龄、个体大小、营养条件及生态条件等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产卵量自1万至5万粒不等.卵孵化的最适水温为25-28℃.蝌蚪完成变态发育需要77d.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份为牛蛙的越冬期.  相似文献   
5.
SOX基因家族是一类与SRY基因高度相关的转录调控因子,具有一个保守基序HMG—box,可以与DNA序列特异性结合,促进基因的特异转录,从而在胚胎发育及性别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PCR方法,扩增了凹耳蛙的SOX基因保守区,获得长约220bp的片段;SSCP分析结果显示凹耳蛙SOX基因雌雄个体片段无差异,与人的有较大差异,本文为探讨凹耳蛙的性别决定机制及SOX基因的进行提供了分子资料。  相似文献   
6.
对二例虎纹蛙(Rana tigrina rugulosa)肢体超常再生和畸变进行报道和研究。虎纹蛙肢体超常再生和畸变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变态发育过程中外界创伤的刺激导致组织增生和超常肢体的出现,也可能因农药的使用和“三废”导致环境污染引起变异的发生和超常肢体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以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蝌蚪为研究对象,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慧星试验,SCGE)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其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随着农药质量浓度的增加,蝌蚪红细胞的损伤率(拖尾率)及DNA损伤程度随之增加;在浓度为3×10-2 mg/L的甲维盐溶液中处理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镇海林蛙蝌蚪红细胞的损伤率及DNA损伤程度有显著的提高;甲维盐的剂量与蝌蚪红细胞损伤率及DNA损伤程度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甲维盐对两栖动物蝌蚪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作用,在检测环境污染物对两栖类的遗传毒性方面,慧星试验是一种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模拟棘胸蛙的野生态环境情况下,通过人工控制养殖池水的水温和酸碱度,根据棘胸蛙的生活特性,合理进行亲蛙选育、蝌蚪培育、幼蛙饲养和病害防治的技术改良,可以达到棘胸蛙年产卵次数达6~7次,年产卵量达1935粒,蛙卵孵化率达96.1%,蝌蚪变态率达96.5%,幼蛙成活率达96.8%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1986年5~10月间对粤北山区棘胸蛙的生活环境、食性、寄生虫和当地人工饲养棘胸蛙等的初步调查.发现棘胸蛙适应生活在气温205~250℃,水温195~225℃,相对湿度在83%以上的山间小溪中,山溪的海拔高度在300~760m之间,水质偏酸性(pH40~60).棘胸蛙以昆虫为主食,兼食蚯蚓等其他小动物.棘胸蛙的消化道和体表均发现寄生虫.广东省乳源县有人用大水缸小量饲养棘胸蛙初步获成功  相似文献   
10.
对24种取代芳烃化合物进行DFT-B3LYP/6-311G**水平全优化计算,据所得量子化学参数建立取代芳烃对蝌蚪12h暴露急性半致死毒性(lg1/LC50,mol·L-1)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对训练集样本经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后,所建QSAR模型的相关系数R及去一法(LOO)交互检验复相关系数R2cv分别为0.950和0.875,用预测集样本进行了外部预测,所得外部预测样本复相关系数R2ext和外部预测集交互检验Q2ext分别为0.880和0.856,表明所建立的QSAR方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模型结果表明:分子的体积愈大,化合物毒性愈强;最负的原子净电荷愈负,毒性愈弱.对模型应用域(AD)进行了表征,所建模型可以应用于应用域内化合物的毒性预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