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This article is a tribute to the writings of Dr. Roland Barth through a personal story spanning over two decades. It explores Dr. Barth's personal vision of an effective school through recent brain-based principles. It revisits Barth's axioms and uses recent implications from the neurosciences as new supporting evidence for their success in helping students and their teachers reach profound levels of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nd in staff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2.
罗兰·巴特的学术研究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文学的符号学研究进行了最初的探讨;第二阶段,是他的结构主义文艺思想成熟时期;第三阶段,转向“文本”研究,用后结构主义理论分析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第四阶段,转向“道德观”的研究,并采用“片断”的方式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中的西方美学和艺术观,傅雷译介到中国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以及译介过程中所体现的东西方美学差异作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4.
约翰·巴思在短篇小说集《迷失在开心馆中》以模仿—颠覆的对立方式展示出其复杂的宗教观。作家在模仿《圣经·主祷文》的体式后对其进行彻底颠覆,模仿上帝创世继而又怀疑、颠覆上帝的存在。该部小说集中展现出巴思宗教怀疑主义、多神论的复杂宗教观,生动折射出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思想动荡、信仰危机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5.
约翰·克里斯多夫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的一个精神巨人,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多年的创意。他有生命的本能和来自音乐的精神力量,对命运阻力不妥协、不屈服,交织着堂·吉诃德式的喜剧色彩和西绪福斯式的悲剧精神。所以,克里斯多夫是多重人格的英雄。  相似文献   
6.
天国离我们越来越远--论厄普代克长篇小说《马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尔·巴特的预言总领着厄普代克的<马人>,神话传说和卡德威尔故事的对比,衬托出这是一个神性失落的时代:生活的苦难无处不在,神用肉体的死亡来拯救他人,获取永生,现代人却选择躲避崇高来赢得解脱.这样天国不仅难以追寻,而且变得越来越遥远和陌生,可这正是平凡人最真实的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