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学习支持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并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而逐步深入。在分析两种不同导向的学习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哲学观对学习支持的不同隐喻,分别论述了客观主义知识观、主观主义知识观基础上对学习支持的理解和使用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的知识观视阈下学习支持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西方心理学史家为了说明心理学思想和理论发展的动因和规律,往往求助于时代精神说。研究不同时期的心理学史家对时代精神说的各种阐释,指出心理学思想和理论的发展是时代精神的引领、个人心理因素的推动和学科自身发展的完善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认识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激进建构主义和温和建构主义维度分析建构主义在认识论上的特征,接着分析了几种主要学习理论的认识论特点,指出从认识论角度看,建构主义是一种既不同于主观主义也不同于客观主义的第三种认识论,是一种介于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之间的认识论。最后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晚期希腊哲学以伦理学为核心和目的,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哲学的目的使然。哲学的最终归宿只能是人类自身,在经历了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发展之后,关注人是哲学发展的必然。晚期希腊哲学关注人的特征在后世的哲学中一直得以保留,深刻影响了后世哲学的发展,推进了基督教哲学登上历史舞台,为近代哲学主体性的觉醒和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埋下了种子。  相似文献   
5.
Abstract:

Elsewhere, the author has argued that the liberal theory of moral education is both morally dangerous and philosophically mistaken. The moral educator cannot be morally neutral, but must be morally committed, even if he is to attempt to teach children how to think for themselves about moral questions, or develop their autonomy, rather than indoctrinate them. This position implies that the moral educator must be a moral authority. The author defends this claim against subjectivists who deny the existence of moral authority by arguing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moral judgment creates the possibility of moral authority.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对人之本质的思考是与他对近代主体主义的批判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前期主要通过此在的生存论分析,进入存在之思。但这依然有追问"存在者之存在"的嫌疑,而且这样做的结果是更进一步地极端化了主体主义。后期海德格尔进行了更"源始"地追索,更多地从存在本身思及人,人成了存在的守护者,并且参与存在的运作。因此,直到后期,海德格尔才真正克服了主体主义。  相似文献   
7.
Abstract:

A pervasive and persistent subjectivist slogan concerning the nature of right action, uttered most commonly by new students of moral philosophy, is stated and its absurdity exposed. The sources of its pervasiveness and persistence are probed, and are found to lie in the confusion of an uncontroversial conceptual feature of morality with a superficially similar over‐estimation of the moral status of the individual conscience. The non‐primacy of the conscience is briefly demonstrated;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exposure of the sources of the slogan frees one from the tendency to be taken in by it.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