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82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35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公主入道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公主出家修道者较多,其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不外乎三个方面:受当时崇道风气的影响,求祛病延年和摆脱和亲。  相似文献   
2.
《十道志》是唐代地理总志,早已亡佚,存世者仅有清人辑佚之作。今于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中又寻得其不同于辑本之佚文若干,可为《十道志》辑佚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明代名臣谭纶与杰出戏剧家汤显祖同为江西临川名人,虽然年龄差辈,未曾谋面,然而两人却书信往来.青年汤显祖十分仰慕家乡名将谭纶的英雄气概和兵备武功,谭纶的英雄业绩和爱国精神对汤显祖"临川四梦"战争描写产生积极影响,谭纶引进海盐腔、繁荣家乡戏曲艺术的功绩为汤显祖晚年戏曲创作与演出活动提供十分有益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感兴说指的是艺术创作中的灵感兴发现象。与西方文艺理论中的灵感说大不相同,它包括五个方面。其一,灵感兴发的神秘源泉:体道通神;其二,灵感兴发的诱因和物质载体:自然万物;其三,灵感兴发的主体状态:葆真全性,回归自然;其四,灵感兴发的主观条件:凝神、妙悟;其五,灵感兴发的本质涵义: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所有这五个方面,无不基于道家和禅宗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荣格和弗莱的原型批评为进行人类化和学深层结构的整体性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认为,探究中国化精神内核,审察神话原型“天”的隐喻意义,至为重要。在此。力图追根溯源。透析远古神话中“天”的概念及其天人关系,提出对中国化的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6.
“九天”说是扬雄以玄为本的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扬雄哲学思想乃至文学思想的形成在整体上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而“文必艰深”论则是扬雄重要的文学思想之一,自宋人苏轼对之作了严厉的批评之后,历代批评家大都对它持一种否定的态度。但很少有人从扬雄思想的整体特征出发对之作认真的分析,更没有人把“九天”说与“文必艰深”论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笔者认为扬雄“文必艰深”论本是建立在“九天”说的基础上,并与尚文的时代审美追求相一致,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并非一无是处,以往学者们对它的全面否定是不尽科学的。  相似文献   
7.
石涛的画论思想实是中国绘画美学的一总结形态,但其在总结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绘画乃是出自于“心”的创造,是艺术家主体精神无限拓展的产物,因为只有灵智的竞争才是美丽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二程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他们借助对儒家经典的解释,重建新的儒学形态——理学,其中《论语》尤为他们所重视和推崇,并成为二程经学解释学的根基。对于《论语》的解释,二程提出了异于前儒的解释原则、方法,这些方法为后来洛学弟子以及朱熹等人所继承,成为中国古代后期《论语》解释的基本方法。可以说,二程对《论语》的解释具有典范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前贤时人对《原道》篇所言之"道"的众说纷纭,不惟字句理解上的差异,亦忽略了"道"在此篇中涵义的丰富性。刘勰在推原"文"之起源的同时,亦在推原"道"的发展。《原道》篇的深层意图在于言"文"而非言"道"。"道"的发展是通过"文"的发展来展示的。《原道》开篇所言之"道"是宇宙生成的终极之道,中间部分所言之"道"是道家之道,最后所言之"道"是儒家之道。刘勰通过"道"的丰富涵义的内在转换,意欲为"文"的起源找到终极,从而通过强调与神化儒家经典来纠正时人对文章形式过分追求的文风。  相似文献   
10.
动词后面"到"的词性一直以来存在很大的争议,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这一情况严重影响到相关问题的处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现代汉语出现频率极高的动词、形容词为基础,从具有代表性的各种观点入手,分析了这种句型的三种构成形式以及"到"前面动词的情况,参照判断动词的语法标准,弄清了"到"的性质,从中得出结论:动词后面的"到",动词特征比较突出,是动词,并没有介词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