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童话进行分析,语料为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首先,运用主位分析理论对童话的开头部分进行分析,揭示其语体特征;其次,运用及物分析进行个案研究,发现及物分析中不同的及物过程能映射出童话的不同主题和叙事基调。  相似文献   
2.
朱毅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7):106-107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SFL)框架下的名物化是创造语法隐喻最有力的方式,可被认定为是一种语法隐喻。从SFL中的及物性和主位结构-信息中心两方面分析论证报刊英语中概念隐喻之一的名物化是实现语用预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进一步说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用学之间存在相界点和相关点。  相似文献   
3.
功能语法认为语义系统通过词汇语法系统来实现,因此古诗译本在措辞和结构方面的选择必然影响语义和文体特征的传达。及物性分析作为最为流行的语篇分析手段之一,能有效促进古诗译本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具有可操作性,表现在:及物性系统关于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划分为译者提供了客观参照;及物性成分的不规则分布体现"失衡"或"失协"的文体特征,为译者传达无形的文体特征提供了有形尺度。  相似文献   
4.
《继承者》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主要描写了人类祖先尼安德特尔人的生活及其和更有智慧的"新人"之间的接触和冲突,从而对人类的文明继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文章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系统中的六大过程,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对小说选段进行分析,得出小说文字背后暗含的深层含义,即作者威廉·戈尔丁对人类文明继承的批判性态度。  相似文献   
5.
以“VN”结构动态层面为切入点,简述其与之形似的并列结构复合动词的区别,以及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思维状态下的语言结构定势,探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VN”结构失误之原因,并提出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胡勇  邱晴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7):108-110
批评话语分析主要目的是通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语篇、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关系。在国内某知名公司致广大用户的一封信中,及物性、人称代词和语篇的选择与运用,发挥着为其公司意识形态服务并且试图统治读者思想的作用。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对这封信的解读,能够促使读者对大众语篇进行批评性阅读,提高读者的批评语言意识与反控制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为指导,对"天净沙·秋思"的几种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并对比,找出译文与原文在小句过程描述方面的异同,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各个译本的特点,指出用及物性系统来作为翻译的一个评判标准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8.
韩礼德以卓尔不凡的论著确立其在系统功能语法的开山、奠基地位 ,然而他的学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某些缺陷。笔者仅针对其中的及物系统的缺陷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 ,提出相应的完善和修补构想。  相似文献   
9.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及物性和情态分析成为了批评性语篇分析在文本分析层面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这有助于批评性语篇分析者从整体上了解语篇的交际目的和可能产生的意识形态,从而进一步阐释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本文以2000年布什总统胜选演说为语料,通过对语料文本语言层面的及物性和情态动词分析来探究布什在演说过程中隐含在语篇间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观点出发,对唐朝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及其五种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以探求一种较为客观的诗歌翻译评价标准,同时证实该理论在诗歌翻译研究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