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30年来的经济转型历程,深刻影响了经济学科的发展,也带动了经济学研究的转型。基于1978—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经验分析发现,30年的经济学转型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78—1987年为转型初期,1988—2000年为转型中期,2001—2007年为转型后期。转型初期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占绝对统治地位;转型中期传统范式的数量有所下降,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论文大量出现,但二者之间仍呈犬牙交错、交替上升状态,且转型中期时间跨度很长;转型后期现代范式获得了绝对优势地位。同时,规范分析和理论经济学的论文所占比例不断下降,而研究中国本土现实问题并引用外文文献、使用了数学的论文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还有一些变量的变化与理论预期以及国外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不尽一致:经验研究、合作研究所占比例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使用数学的比例也并不很高。另外,对样本的logistic回归结果也表明:采用了规范分析研究方法、没有使用数学、研究对象非中国本土现实问题的理论经济学方面的论文,更有可能是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的论文;采用了实证分析研究方法、使用了数学、引用了外文文献、研究中国本土现实问题的应用经济学方面的论文,更有可能是现代经济学范式的论文。  相似文献   
2.
苏联特权阶层:内涵界定、形成时间、角色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特权阶层是对苏联以权谋私的党政干部的特称,这个阶层形成于勃列日涅夫时期,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这个阶层实现了角色转换,抛弃了苏联共产党和苏联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冷战之源     
二战后出现的美苏之间的冷战是20世纪上半叶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实际上是以美、苏为代表的两种政治力量、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是美苏两极格局的斗争,是二战后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三个维面具体论析了毛泽东对于苏联经济模式的初步突破和对于中国式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的主要认识成果,指出这种突破和探索的根本意义在于破除对苏联模式的神化和确立走自主发展的中国式建设道路的基本思路;昭示了现代化模式本身的辩证发展观,即社会主义现代模式的结构和功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革新、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5.
吴涛 《科教文汇》2013,(6):204-208
1952年春夏,苏联为阻止西方集体安全体系的建立和西德重新武装,在五个多月内与美英法三国交换了八次照会,史称苏联“照会攻势”。本文通过对冷战中这一著名外交事件的介绍和评论,展示了东西方国家在战后处理德国统一和欧洲安全问题上的具体行动,揭示了苏联在贯彻“以统一换中立”对德战略时在具体外交政策上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6.
中国空军的抗战是中国抗日下面战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抗战史研究中,中国空军的抗战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从抗战前中国空军的发展概况、抗战中中国空军的阶段划分以及中国空军战绩和特点等方面,作了一番初步探讨,可资填补这一方面研究的空白,对当今空军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2 0世纪 2 0年代上半期 ,中苏外交关系的建立 ,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是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性质改变和北京政府迫于国内社会舆论压力的结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俄国国内情况的好转以及西方列强的干扰 ,又使其好事多磨 ,成为一个长期和非常曲折的发展过程 ;并使中国失去了解决外蒙问题、完全收回中东铁路等与苏俄交涉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8.
9.
苏联新阶层是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新的社会阶层,其中的部分人是由原来的体制边缘阶层演化而来,部分是由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而产生的.由于在苏联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以及财富获得的独特性质,导致其政治认同上与官方意识形态的差异,这种差异形成了制度变革的愿望和动力,因此,苏联新社会阶层中的许多成员认同市场经济体制和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鉴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美、苏、中三大国的对外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推行尼克松主义,实行海外收缩,其重要步骤是对苏联缓和、结束越南战争和打开对华关系大门;苏联的勃列日涅夫则以缓和为手段,同美国展开争夺;中国为化解苏联在北部边境形成的威胁而准备打开对美关系大门。三国对外战略的调整使冷战出现了缓和的特征。在越南问题上,美国采取了边打边谈的策略,并诱使中、苏对北越施加压力。中国坚持原则,力促美国早日撤军。苏联为与美国作交易,对越南施压。美、苏、中三国在冷战中的互动作用是越战结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