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研究强调了系统描写相对于发生学研究的优先性。然而其角色和功能分析取消了内容成分,导致了文本的极端缩减。20世纪60年代,列维*斯特劳斯针对普罗普的方法问题撰文申明结构与形式的差异,指出了普罗普故事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因素特征。他认为形式主义的困境在于它不能重构其本身由以出发的经验。就口承文化传统研究而言,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及斯特劳斯的批评在对民间叙事作品的描述与分类及文本与语境的关系等问题上给人以多方启示。普罗普试图捕捉内在于民间故事的自治原则,而斯特劳斯则试图发现隐匿于作品(如神话)背后的观念形态。  相似文献   
2.
普京在教育领域制定优先发展教育战略,促进俄罗斯教育现代化发展,提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俄罗斯教育新思想。  相似文献   
3.
《洛丽塔》和《英儿》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杰作,这两部创作于不同文化时空的作品在精神内核和创作手法上有着惊人的对话关系:二者在情感乌托邦构造、后现代文学手法应用乃至写作技巧方面也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社会转型已进入第20个年头,期间的教育改革一直持续。本文将这20年分成叶利钦时代、普京时代和梅普组合时代三个阶段,分别考察各个阶段中俄罗斯教育改革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试图在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分析其教育改革20年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5.
普京执政期俄罗斯的能源外交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政府主导掌控;(2)极强的针对性;(3)向东转移实施东西方并重的平衡能源外交;(4)鼓励俄能源公司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及协作;(5)重视油气管线建设;(6)能源开采、开发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7)吸引外资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6.
1991年底,俄罗斯正式独立,如愿执政的“民主派”选择以西方议会民主制度作为国家政治体制的目标取向,全面启动了俄罗斯的政治转轨进程。十余年过去了,在经历了首任总统叶利钦时期长达8年的政治风暴后,新的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基本得到确立。世纪之交,俄罗斯在动荡中进入了由乱而治的普京时期,政治状况正在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最能揭示一个国家发展变化的基本方向,最能揭示社会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价值趋向。政治权威保证法治沿着预定轨道发展,传播了法治精神,推动了法治的实践;缺少政治权威的参与,法治进程将充满困难与坎坷。俄罗斯的宪法框架中肯定了政治权威的作用,将至高权力赋予总统,宪法无疑给俄罗斯总统权力的集中提供了法律保证,而作为权力的行使者——总统,他的政治权威对宪法实施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20世纪的一位双语作家,纳博科夫以其瑰丽的艺术想象、怪诞的创作风格以及独特的文学视角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通常,纳博科夫被归类为后现代美国小说家。然而,在阅读中发现,贯穿纳博科夫作品始终的,不是一些所谓的技巧、风格,而是深深流淌在纳博科夫身上的俄罗斯的血脉,理解纳博科夫的关键,也正在于理解其作品中的俄罗斯传统,即俄罗斯文学中对道德的关怀以及重回家园的情结。  相似文献   
9.
纳博科夫的流亡生涯对其创作尤其是其艺术观的形成是有着重要影响的。他的观念也随着自己生活的动荡的加剧而改变。而《洛丽塔》一书中的亨伯特.亨伯特的流亡是类似于艺术追求的另一种追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纳博科夫的文学信仰的。这种信仰是相信世间有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而这种存在在纳博科夫这里就是艺术本身。  相似文献   
10.
普京可谓俄罗斯政坛的传奇人物。2000年当选总统后,选择了一条符合俄罗斯国情的发展道路,结束了叶利钦时代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局面,外交上以重振俄罗斯大国地位为目标,开创了崭新的外交局面,为俄罗斯实现加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今年3月,普京强势回归,再次当选俄总统,开创了普京2.0时代。时代在变,形势在变,普京如何在强化其外交理念和保持其外交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根据时局变化调整方向和策略,以确保其外交目标的实现,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拟通过普京再次当选总统后的一系列活动和言论,梳理俄外交政策的脉络走向,分析其背后的战略考量,从而为我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